从大庆市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室 传来一声接一声奇怪的叫声,既不是咆哮,也不是悲鸣,反而像小动物的叫声。在外候诊的来访者面面相觑,议论纷纷:刚刚一个中年男子进入心理咨询室,接着就从里面传出奇怪的声音。“这好象是‘狐狸’的叫声吧?”。咨询室外排队候诊的来访者开始猜测:难道这个世界上真有狐仙吗?
咨询室内,一位40几岁的男子偶尔发出时断时续的叫声,并且试图让心理医生相信,刚才真有狐仙附在他身上。他坚信不疑的眼神,夸张的神色,更坚定了心理医生的诊断,他患了“分离(转换)障碍”,就是人们常说的“癔病”。但那并不是真正狐狸的叫声,听进来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悲。对待这样的来访者,心理医生并不是要无情地当面拆穿对方,而是要了解来访者在神仙鬼怪遮掩下所隐藏的真实问题。
原来,来访者常年无业,父亲去世后以乞讨和打零工为生,一贯被人看不起。甚至因为人际关系不好,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来访者在贫困痛苦中挣扎了很长时间。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被梦中的狐仙附体了。狐仙引导他给村民们做法事,每次能赚4000元左右的生活费。来访者从此过上了村民羡慕的生活,并逐渐赢得了村民的尊重,还娶了一个漂亮媳妇。正当他洋洋自得时,不幸发生了。就在前几天因为他收到了假钱,内心十分后悔,在反复自责纠结时,狐仙又出现了,开始惩罚他犯的错误。他感到全身难受,心烦而又坐立不安。于是在给自己做过法事安抚狐仙后,他还是决定找心理医生来解决自己身体的症状。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分离转换性障碍又称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分离障碍和转换障碍两种。
分离障碍以精神症状为主。 患者常在受到精神刺激后发病,有的出现情感爆发症状,大哭大笑,捶胸顿足,以头撞墙,在地上打滚,手舞足蹈,撕毁衣物,乱唱乱骂等戏剧样表现;有的抽搐发作;还有的自称是“狐仙”、“黄仙”,用生动的表情,夸张的动作以博取旁观者的注意和同情,越是在人多的场合,发作越厉害。
转换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是由心理应激和冲突引起的。常见的表现有痉挛发作、肢体震颤、瘫痪、耳聋、失明、失音、过度换气等。但临床检查却未发现相应器官有病。
如何防治癔症呢?首先,要正确认识癔症的发病机理。癔症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而与精神因素和易受暗示作用有关。一旦诱因消失,患者会霍然而愈。
第二、癔病发作时,尽可能减少过多人的围观。维持好病人周围的环境,使之安静,避免嘈杂,从而避免因他人的言语、行为、态度不当,会形成新的不良暗示因素,造成症状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
第三、癔症发作与患者强烈的情感性、夸张性和易受暗示性的性格特点有关。患者在遇到外界不良刺激时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并且不会运用良好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做自我保护。因此这类患者要学会完善性格、开阔心胸、处理紧张人际关系,以调控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第四、尽量减少负性刺激。癔症的发作往往与负性刺激关系密切,癔症患者往往都是在负性刺激作用下发病的。诸如亲人死亡或其它不幸意外遭遇,自尊心受挫,人格遭受侮辱,家庭不和,父母冲突,父母对孩子态度生硬,同学之间的纠纷等所引起的气愤、委屈、恐惧或其它种种内心痛苦,均可导致本病发生。某些躯体疾病、疲劳、健康状况不良等原因也容易促发本病。
第五、癔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及其他疗法为辅。心理治疗的方式有暗示治疗、系统脱敏治疗、家庭治疗等等。对于癔症患者,亲友应多给予关心、同情、安慰,随时化解患者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促使症状缓解。严重时要立即送往医院住院治疗。
大庆市心理医院 张宇
联系电话:888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