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第一版)黄大姐发病从遗传上来分析,她的父亲和母亲均有强迫性人格特质,黄大姐父亲尤为突出。父亲是小学校长,个性追求细节和完美,很严厉,对下属的管理非常严格。严格执行时间计划表,像军人一样生活。急躁,容易发脾气,家里用品摆放整齐,排列规矩,不让他人移动。在家是绝对权威,像军人一样中规中矩,一板一眼。有轻度洁癖,有强迫性人格的倾向。深入探讨患者的妹妹也有类似继发性抑郁问题。在成长环境中,儿时过早离开父母由姥姥抚养。回到父母身边后,又因为是老大,父母对其要求严格、期望大。母亲是小学老师,认真细致,凡事听丈夫的。使得患者从小偏焦虑,逐渐发展出追求完美、较真、人际欠佳的强迫性人格特质。具体表现为和同事、家人的关系均不亲近,有距离感。但是能够维系婚姻,工作中也无直接冲突,尚未达到人格障碍的严重程度。黄大姐30多岁就是医院的中层干部,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她选择财会专业,也加重了自我苛责。这种强迫性人格特质底色,一方面使得患者工作优异,一方面却使得患者在工作、生活应激源增加的情况下,不能适应,出现焦虑、抑郁、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的情况,甚至有轻生观念,符合适应障碍伴焦虑抑郁的疾病模式。
对黄大姐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在小剂量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同时心理医师为其开展了有目标,有计划的心理治疗。首选认知行为治疗(CBT)作为黄大姐的重点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医生和黄大姐系统探讨了一系列现实问题,核心问题是黄大姐怎样去思考和规划在退休前几年的工作和生活。帮助黄大姐纠正了偏差认知、非理性思考。教给黄大姐全面深入理性处理问题的技巧。考虑到工作的延续性,领导一般都会考虑培养使用更年轻一些的人,并非独独不重视黄大姐,换一个还差三四年退休的其他人也一样。在快退休前调换工作岗位,即便觉得轻松,也需要适应新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如果现在领导不同意调换岗位,就在目前的岗位上少干一点,以自己的健康为重,不再过多期待领导认可。这个年纪工作大局已定,姑娘上了好大学,丈夫非常顾家,总体还很不错,算是人生赢家。趁着没有退休,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划一下下一步的人生,比如做点什么、学点什么、玩点什么、乐点什么。
通过心理治疗,调整了黄大姐的情绪,黄大姐焦虑减轻了,继发的抑郁一扫而光。她表示自己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对未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真正从退休前的焦躁、迷茫中走了出来。黄大姐说今后几十年要跟先生过好,自己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潇潇洒洒。女儿已经读大学了,我们幸福也有利于她放心地学习、安心地谈恋爱、奔事业......
工作和事业是人生的光辉舞台,但每个人都有谢幕之时。退休生活开始之前就需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适应和生活目标,以便保持个人的心理平衡,增加晚年生活的勇气与力量。如果一个人在他(她)离开自已的工作岗位后,其生活目标还停留在原来的工作和事业上,找不到新的生活目标和追求,他(她)就会被一种浓重的责任失落感或社会剥夺感所笼罩,并由此引发强烈的“衰老”感,严重的会引发心理障碍 。朋友们,别忘了,人生特殊时期顺利度过需要心理支持,大庆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的心理医生们会时刻守护在您的身边!
中医单元 夏艳梅
联系电话:88813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