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明媚的阳光照进大庆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一楼蓝色大厅,欢快的笑声在宽敞的大厅里荡漾。在大厅一角,一个短发戴眼镜的女孩和她已入中年的妈妈,在你来我往地打着羽毛球。白色的小球在空中或快或慢地飞舞着。旁边站着两个围观的女孩,微笑地看着两个飞跑的身影——一切是那么和谐、温馨。然而有谁知道,那个正在打球的女孩几天前是什么样子呢?
那同样是一天的清晨,在大庆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二楼的候诊区,等待做检查的很多住院来访者,看到了这样惊人的一幕:一个穿着睡衣头发凌乱的女孩,不断挥舞着拳头朝一个中年妇女头上打。边打边大声喊着“啊—,啊—”。声嘶力竭的喊声让侯诊的人群毛骨悚然。人们紧张地望着这两个人,不知道是该上前拉开还是赶紧躲远点。工作人员急忙赶来,拉开了打人的女孩。那个不还手的女人脸被打肿了,一只眼睛微闭着,鼻子流着血。经了解,被打的女人是女孩的妈妈,在陪女孩住院,女儿已经不是第一次打她了。
女孩名叫阳阳(化名),今年20岁,患分离转换障碍两年多了。当她发病时恐惧害怕,到处乱跑,妈妈阻拦她就拼命地打妈妈。而清醒时她就会变成一个害羞的、温柔可爱的小女孩,一说话就会露出美丽的酒窝,大大的杏核眼温柔地看着你。阳阳是在上师范学校时发病的。当时不敢见老师、同学,每天缩成一团,只能呆在宿舍里。妈妈带她看了很多地方,找过中医,看过巫医。最后来到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保健调适中心诊治。在医生的专业治疗和护士的精心护理下,阳阳的病情逐渐稳定了。
当阳阳走进我们心理治疗室时是在住院一个多月后。那是一个夏日的上午。穿着粉色衣裙的阳阳,漂亮得象个白瓷娃娃,安静、僵硬地坐在诊椅上。崩得紧紧的脸,目光看向地面,充满戒备还是满腹怀疑,我看不清楚。对于我的问话阳阳没有更多的反应,我尝试着理解她当时的感受时,她点点头。我觉得她很害怕我,为什么呢?因为不认识?
每次带阳阳来咨询时,妈妈都安静地等在咨询室外面。看得出妈妈的性格很温和。看着美丽的阳阳,我很困惑:花一样的年华遭遇了什么创伤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在一次又一次心理咨询后,阳阳终于开口说:我害怕《电锯惊魂》的电影,称一想到电影就感觉自己浑身发抖,感觉自己也要死了,血淋淋的画面让她不能呼吸。我引导她慢慢尝试,当阳阳感觉自己终于从恐惧的画面中走出来,回到温暖的阳光下后,其紧张麻木的僵硬状态终于有了大幅度缓解。阳阳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眉清目秀肤白貌美的阳阳真的很可爱。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她过去的事。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她左侧身体仍处于僵硬的强直中,有时候说话也口吃不清楚。是药物反应还是症状?医生确认不是药物副作用后,我陷入了沉思。因为阳阳的妈妈和爸爸在外地工作生活,为了治病才回的大庆老家。随着病情的稳定和缓解,妈妈决定出院带她和在外地的爸爸团聚。我有些遗憾,因为我无法解读阳阳的残留症状。但是无论我什么感觉,阳阳的心理治疗还是结束了。
大半年后的一天晚上马上下班时,一个陌生的电话让我再次想起了那个漂亮女孩。阳阳妈妈辗转找到了我的电话,因为阳阳跳楼了!正在哈医大住院。她的症状再次出现,处于惊恐不安中的她,居然要找我聊聊。在我的安抚下,阳阳的情绪平稳了很多。因为家在外地,阳阳去了离家不远的沈阳某精神专科医院就近治疗。出乎意料的是,几个月后的一天,坐轮椅来到大庆市第三医院的阳阳,再次走进了我的咨询室。阳阳妈妈称在沈阳找了一个和我心理治疗理论取向相同的咨询师,在一次咨询中阳阳再次发作后决定还要来找我,称我是最能了解她的人。
在N次心理治疗后,我终于明白了阳阳让我困惑的症状:左侧身体僵硬的原因。当阳阳参加团体心理治疗时,再次出现恐惧紧张状态。但是这次阳阳可以交流了,她说:我是阳阳,因为我小时候的名字叫阳阳。但后来上学我给自己起了另一个名字”。原来,在阳阳的记忆里,小学是她的噩梦,她不敢说出来的噩梦:她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总打她。有时候因为不会回答问题,有时候什么都不因为,但在她的记忆里老师愤怒打她的样子,令其异常恐惧却从来不敢和爸爸妈妈说被打的经历。她和爸爸妈妈说过不想上学,却从来不敢说为什么,因为怕老师打她。印象中她被老师推倒 躺在地上,老师用脚使劲地踹她的头和身体,她用左手护住自己的头。两年后的这一天我终于懂了:阳阳左臂一直处于肘关节屈曲的状态不是外伤后的结果,不是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而是一个防止头部被打的自我保护状态。无法言说的恐惧和内心痛苦转换为僵硬的左侧身体症状,这是多么令人心酸的意向!
更可怕的是阳阳拥有不同的人格。当阳阳害怕得要死的恐惧感觉逐渐减轻后,另一个她使用的名字“佳佳”就出现了。只要“佳佳”出现时就称自己好了,没事了。恐惧害怕出现时“阳阳”就来了,恐惧的“阳阳”会尖叫、打人;懂事的“佳佳”做什么都很好,很听话乖巧。在一段时间里,“阳阳”和“佳佳”两种人格不断地分离转换着,每次都很快速。恐惧的“阳阳”每次都饱受煎熬。从开始扭曲的面孔和身体,到逐渐只是缩着脖子,一次次让我想到天使和魔鬼这两个角色存在于同一个女孩的灵魂中,纠缠、较量、厮杀,我深深地叹息着......
医学诊断阳阳患的是分离转换障碍。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经常挨老师打又不能说的痛苦和挣扎,转化为身体半面僵硬的防卫症状,而其幼小的心灵也分离成两个“自我”。一个自我是“阳阳”,因恐惧而尖叫冲动的魔鬼,另一个自我是安静平和的“佳佳”,保持着创伤后自我安慰的童真,这两中人格的分离转换,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长久占据着女孩子的心灵。
作为心理治疗师我不想分析什么,也不想解读什么。“阳阳”的目光中至今还依然有退缩和畏惧。但是“佳佳”在多数时间里能够做好很多事情。尽管“阳阳”还是会出现,但是她的胆子大了很多。她甚至要为自己找回公正:老师凭什么可以打人?虽然未来我不知道会怎么样,但是我相信公正会有的,阳阳终将可以生活在温暖的阳光里。传说中的天使和魔鬼是什么关系,我觉得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在阳阳的世界里就是左手和右手的关系。令人欣喜的是,如今的天使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正在悄悄地改变并战胜着魔鬼!
心理保健咨询单元 张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