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8岁女孩坐在我面前,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认为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她叫小彤,一直以来都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读书非常刻苦用心,有时候让父母都有点心疼:。节假日,小彤不愿意找同学玩,在家也不看电视,就是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温习功课。因为努力,小彤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不幸来得那么突然!
进入高中后,小彤偶尔会说起,自己想不通上学的意义在哪里。父母以为女儿只是学习压力大了,随口说说而已,没放在心上。谁知到了高三,所有人都开始加倍努力冲刺高考时,小彤却突然松懈了下来。早上她不愿意上学,懒散,个人卫生也懒得料理。开家长会,班主任告诉小彤父母,孩子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成绩下滑很快。父母回家后质问小彤,得到的答复依旧是:“我想不通上学的意义在哪里”。听到这个回答,父母感到情况不妙,急忙带小彤到大庆市第三医院看心理医生。
经诊断,小彤患了精神分裂症,值得庆幸的是,她还处于疾病早期。除了短期的药物治疗外,医生对小彤进行了心理疏导及认知行为疗法。给她布置了一些生活任务,让她从打理个人卫生和生活起居起,体验愉快感受。告诉她,从生活的琐碎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存在感。慢慢地,小彤充满哲理的抽象问题,被生活中一次次“小确幸”充实着,她从中发现了乐趣并找到了活着的意义,逐渐变得自信乐观。小彤恢复得不错,出院后奋发努力,顺利考上了大学。
说起精神分裂症,人们不禁想起美国电影《美丽心灵》的主人公。《美丽心灵》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一福布斯一纳什。纳什深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但在深爱着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经过几十年艰难努力,终于战胜了疾病,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见,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治疗同样可以康复,并能取得惊人的成就。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症状也不尽相同,比如纳什出现了幻觉和妄想;也有表现为言语、行为紊乱;而像小彤这样的病人,是思维方面出现问题。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为对人冷淡、与人疏远、躲避亲人并怀有敌意;有时会出现寡言少语、好独自呆坐或无目的漫游,生活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甚至有些患者会无故地发脾气、不能够控制自己,变得敏感、多疑、幻想。这类患者如果能做到早期干预,愈后还是较好的,而一旦病情加重,就很难彻底治愈了。
遗憾的是目前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是低龄患者的家人,在孩子发病初期,不能或不愿意承认孩子精神方面有问题。只有当孩子病情非常严重了,才到精神病专科医生那里求助。而这时往往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期,有的甚至给孩子造成终身精神残疾。
十病区 徐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