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高考了,看着倒计时,感到手指发抖,大脑一片空白。
心理专家:这是考试焦虑导致的躯体化症状和大脑疲劳综合征。
缓解考试焦虑,首先要纠正考生不良认知。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看的是相对成绩,你焦虑别人也紧张,大家都在焦虑中学习。适度焦虑能提高人的警觉性,使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就像你可以边骑自行车边唱歌一样,你同样可以带着焦虑复习、考试。
其他导致考试焦虑的想法,如: “这次高考考不好,我这一辈子就完了”;“如果考不好,太对不起老师和父母了”; “剩下的日子越来越少啦,我已经没有时间复习了”——这样想,你就感觉如临大敌,大脑一片空白,再也无心复习。如果你想:“我平时已经尽力了,能做的题都做了,正好可以通过这次高考检验一下12年来的学习情况。不管结果如何,我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样想,你就感觉自己是在等待这个日子,而不是这个日子在逼近你。
如果通过认知调整你仍无法缓解焦虑,可选服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来应对考试焦虑。临床上常用的是盐酸普洛尔片,适用于考前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出现的紧张、心慌、气促、出汗、手抖、尿频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考前1小时服用,可有效缓解焦虑。这种药剂量过大可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引起头晕、哮喘及心脏不适;剂量过小又达不到药效。因此考前应试服用,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到适宜药量,以达到最佳效果。
● 最近我经常心慌、复习不进去,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阅读、计算速度减慢,做题错误率开始升高。
心理专家:这可能是因为考试焦虑导致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在高考重压下,经过超强度、强制性学习后,考生大脑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出现大脑疲劳综合征,主动注意弱化,被动注意增强,学习效率极速降低。
缓解考试焦虑,最有效的方式是运动。运动时,机体新陈代谢活动增加,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身体会释放出一种叫内啡肽的化合物,有助于消除身心紧张和焦虑。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跑步、打球、跳绳......等来释放焦躁情绪。也可以通过听轻音乐、散步、找人聊天或各科交叉复习等方式缓解大脑疲劳。
医学上有一种抗焦虑药物,可以用来降低心慌、紧张、恐惧情绪。如果考生无法自行调节焦虑,可以找医生开一点抗焦虑药物,通过药物控制焦虑、达到较好临考状态。
● 坏了,昨天大半夜没睡着,今天肯定考不好
心理专家: 心理学家曾做过著名的睡眠剥夺(到了睡眠时间不准睡或自愿不睡)实验。在实验中,睡眠剥夺最长时间可达200个小时(8天多),结果发现,受试者除了感到极度疲劳、昏昏欲睡之外,其身心功能并无显著异常。睡觉能使大脑得到适度休息,但偶尔失眠也不影响考试正常发挥。
某地一名状元,高考时一夜只迷糊了2个小时,但她暗示自己:“一宿没睡算什么呀!我平时也有睡不好的时候,不也照样拿好成绩了吗?”这种自信最终让她如愿以偿考取了名校。
有人认为整晚做梦睡不好觉,其实梦是大脑的一种正常工作方式,有助于记忆、过滤信息,不会影响睡眠质量。
对于经常无法入眠的人,可以尝试服用新型短效催眠药。这种药的作用时间大概是3个小时,晚上11时左右服用,药效凌晨就退了,不影响次日早起及学习。 编辑 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