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某是我市某重点中学学生。自高三以来,他入睡困难、心慌,白天疲倦、发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感记忆力下降,学不进去。每天总是胡思乱想,没有要好的朋友。
去年9月的一天,因与同学在课间发生争执,他心烦气躁,后面两节课也没上。回家后他暴跳如雷,怒不可遏,骂人,用拳头击打书桌。此后,他不愿意上学,晚上总是睡不着觉,白天高兴不起来,还多次重复家人的话2到3遍。起初家人以为孩子在闹情绪,并未理会,后来他索性不上学了。家人非常着急,带他到某综合医院就诊,效果并不明显。他整日不出门,总是自己一个人躲在屋里玩手机游戏,也不和爸爸妈妈说话。身为一名高考生,他不看书也不学习,这时的他大脑中已经完全没有要高考的感觉了。除了玩手游外,他食欲大增,近1个月时间增重近20斤。
今年2月,母亲要强行送他回学校参加高考复习,于某焦躁不安,一宿未睡,撕碎了所有高三课本,台灯、杯子和其他室内物品被他摔了一地。家人试图劝阻,他却冲父母喊叫、大骂,以头撞墙,情绪异常冲动。在亲友的帮助下,家人把他送到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保健调适中心求治。
他主动跟我们表达出自己在学校抬不起头的苦恼,说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自己遇事连一个可商量的朋友都没有,觉得这都是因为妈妈小时候管教自己太严格、事无巨细都要过问,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性格懦弱、没有主见的人。说在学校他非常自卑,除了强迫自己学习,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现在只对游戏情有独衷,称只有沉浸在游戏中,他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本该是阳光开朗的18岁花季少年,但在他的脸上我们只看到紧皱的眉头、迷茫的双眼、黯然的脸庞,完全没有笑意和这个年纪应有的朝气。
我们了解到,他平素是一个内向要强的孩子,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他可以一直坚持学习到后半夜。然而进入高中后他的成绩下降,从班级的前几名逐渐下滑至倒数几名。他说上课时,他脑中总反复出现各种想法,自己无法控制,不能集中精力听讲。考试时做完某道题后害怕出错,反复检查,常常因此答不完试卷。休学期间,他自感脑子更不好使了,对家人的话产生不确定感,常反复重复家人的话以质疑和确定。他平时非常爱干净,一旦碰到自己觉得脏的东西就要反复洗手。他称自己对学习感到厌倦,不愿意再继续上学,打算放弃高考。在我们帮助他调适的过程中,发现他回避人际交往,宁愿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手机或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
这是一个强迫症继发抑郁的来访者,有着非常严重的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还伴有严重的失眠和情绪问题。上述症状已持续很长时间,首先要用药物缓解其症状,鉴于苯二氮卓类药物起效快,我们首先给予该类药物治疗其焦虑失眠。同时给予SSRI类抗焦虑药物,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强迫症状。为了让他更快恢复,根据他的情况,与孩子妈妈沟通后,开始对他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和物理治疗。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引起他大脑皮层脑血流、脑内神经递质改变,调节他的脑功能状态。缓解其焦虑、强迫、失眠、抑郁症状。
1个月过去了,于某能够入睡了,冲动爆怒的情绪也得到有效控制。心理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心理治疗师不断调整于某不良认知,鼓励其加入团体人际交往训练,逐步改变他平时自卑和不主动与他人交往的人格特质,把以往独处一隅、沉湎于强迫思维和行为的少年,拉出了强迫的泥潭!
现在的于某已经脱胎换骨,在青少年活动室里,他有时和小朋友快乐地拼航母、飞机等酷炫模型;有时也和一个同样休学的孩子探讨学习的目的和今后的理想,在他青春沉思的脸上,我们感到学习的渴望并未走远,重返校园的希望不时在跳动着。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花季少年应有的璀璨人生——经历绵延不断的雨季,将是青春花季应有的灿烂绽放! 编辑 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