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高考、中考——分技术、三分心理
  • 发布时间:2019-11-02
  • 作者:xinli
考试技能、复习技能缺陷型 有的考生每次考前都要做大量难题和偏题,由于时间短无法消化,他们就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这反而影响了考场正常发挥。考题明明是前些天做过的,可考试时就是答不上来,而一出考场,又会做了。 对于这一类考生,要消除他们的心理紧张,就要让他们克服不完善的学习技能。如粗心大意、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不会组织考试时间、认知易出现偏差等。告戒他们:不要在考前做自己一点儿都不会的难题、偏题,而是做一些基本能掌握的题目;经常看一看错题本,不要让曾经错过的题再次犯错;不要期望在考场上答对所有题,放弃太超出自己水平的题目。这样才能增强考试信心,稳定发挥自己的能力。 考场走神型 有的考生在考场上一遇到自己复习范围以外的题目就大脑一片空白,四肢发凉,特别紧张。不由得想到,如果自己这门考不好,整个高考成绩就会受影响,就可能考不上大学;还有老师的期望、同学的看法、父母的寄托——这些与题目无关的想法纷纷涌上心头,使他根本无心于考题。 这类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由于经常被与考题无关的事情分心,常出现记忆不足、材料组织失误或文字表达上的错误,这种失误完全是由于思虑过度造成的,需要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脱敏训练消除。 丧失信心型 有的考生对复习缺少热情,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扰乱纪律,对同学和老师充满敌意;有的考生因害怕最后失败,选择了“放弃”考试;还有的同学,有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不用功复习,声称根本没把这次考试当回事。其实他每天回家后都偷偷用功,暗中与别人较劲。他的逻辑是:如果我显得满不在乎,考不好,同学们也不会说三道四。 以上考生大多因为平时经历了多次失败,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不是真正的无所谓,他们对自己充满怨恨,焦虑不安,并将这些不良情绪以别的方式发泄出来,如干扰同学、弃考、暗中复习等。对于这样的同学,首先应当改变不良认知,平时给予他们一些成功的机会,适当降低考题难度,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至少让他们觉得与自己过去相比有了很大进步。 完美主义型 这类考生都取得过好成绩,因此在重要考试时,他们便给自己定下一个过高的要求,主观目标脱离了客观情况,只有得满分才不会焦虑,因此,临考前一点点小的失误都会引起他们的紧张和害怕。他们比一般人更易体验挫折感,一旦遇到难题,马上会想到自己可能失败,引起惊恐情绪。追求完美本身无可非议,而上述考生在给自己制定高目标的同时,心里又感到没有把握,害怕失败,因此矛盾重重,压力重重,不能集中精力去应对考试,因过多计较个人得失,必然会过度焦虑。 这类考生应制定合理目标,体验目标实现的快感,激励自己的学习成就感,增强考试自信心。 心理专家 彭龙颜 5592135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