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咣、咣,急促有力的敲门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开门后,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没等开口,他就自报家门:“美女护士,你不认识我了?我去年住过的,我在家情绪又不稳定了,睡眠不好,来调整调整。刘某某出院了吗?”一长串问题脱口而出。看他口若悬河的样子,我暗自叹了口气,又一个情绪高涨的躁狂,看来8月不止热得人汗流浃背,也将人的内心点燃。处理好一切入院的事宜后,指引他来到病室,当我为他入院宣教时,他却说:“不用介绍了,来过好多次了,我都懂,你讲得太麻烦,听得心烦。有事情我再找你”。对于这样的患者,从表面看沟通自然,情绪也算稳定,也许只是来调节调节睡眠的。然而住院以后发现他并非表面所表现的那样。
小冰,48岁,工人,先后5次入住大庆市第三医院。诊断均为双向情感障碍,每次均已好转出院。最近一段时间在家私自调整药物剂量及服药时间,导致病情复发,情绪不稳定,与家人发脾气,有时动手打人,睡眠差,每晚只睡2个小时,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存在暴力风险。针对小冰,我们采取躁狂常规护理。小冰住院后病室变得格外热闹,第一周他每天跟患者讲他的英雄事迹,对病区的管理嗤之以鼻,称:“我没病为什么要住院!为什么要听你们的!你们算老几!”。情绪常常失控,激动时大声辱骂工作人员,有时还有想跟我们打一架的意思。与他进行沟通,他完全是左耳听右耳冒。到了晚上,小冰每隔30分钟左右就起来一次,称去卫生间,在我们看来是想抽烟,每次无功而返,但依旧反复起床,他每晚大约能睡上2—3个小时,称床上有弹簧,一躺下就给他弹起来。第二周,小冰还是入院时的小冰,脾气一点没变,情绪一样高涨,那里有事他都到,病人说话他准插嘴,还不时与他患发生口角,每次都说病友欺负他,从来不考虑自身问题。慢慢地,晚上小冰起床次数变少了,睡眠有改善,能睡5—6小时了。第三周小冰变了,变得话少了,也不爱管闲事,但有时还是控制不住情绪,但是总在事后称自己这样做不对。晚上的睡眠也超过了8个小时。第四周,小冰静了下来,去除了浮躁,剩下了和气,变得彬彬有礼。话语间少了对自己的吹捧、对他人的讽刺,控制住了打人的想法,称对自己刚入院时的记忆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想发泄。他说经过这段时间的系统治疗后,他又重新变回来了,这种感觉真好。“这段时间让你们费心了!谢谢你们的理解与不弃”。这是他临出院时对我们说的,非常真诚。看来无论精神病魔如何猖獗,医务人员总有办法让患者恢复正常的。
五病区 赵天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