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不回我的电话?是不是不爱我了?”“她是不是病了?是不是故意不搭理我?”
来访者是位看上去阳光帅气的青年,此时他蹲在地上,甚至不能好好坐在治疗椅上,“医生”他开口说道:“每次我找不到女朋友的时候,心里就极度恐慌。当我找到她的时候,我心里又会极度的愤怒,凭什么她不联系我,为什么她要这个样子,她是不是要和我分手?”。他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从依恋类型来分析,极有可能是焦虑矛盾型依恋者。
什么是依恋?这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什么是焦虑矛盾型依恋?根据Hazan和Shaver的概括,焦虑矛盾型依恋者的通常表现为:“我发现别人并不愿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亲近我。我经常担心,我的伴侣并不真正爱我,或者不想跟我在一起。我想要跟他(她)十分亲近,而这有时会把他(她)吓跑”。简单来说,就是渴望亲近而又害怕被抛弃,用焦虑粉饰被抛弃的恐惧。
慢慢地,婴孩长大成了儿童,儿童又转眼成年。焦虑矛盾型的依恋方式却依然延续在这貌似成熟的生命中。焦虑矛盾型的成年人在两性关系里是警觉的、焦虑的,他们时刻关注着伴侣的一举一动,内心充斥着担忧和不安。
对于焦虑矛盾型成人而言,爱就是不顾一切的占有。而对于被占有者而言,他们发自内心地渴念自由。于是,焦虑矛盾型的占有者需要付出代价,以维系自己的垄断地位。这代价就是:如惊弓之鸟般的惶恐与专注。他们渴望关系的稳固和内心的安定,但他们无法放松自在的享受关系,总在警醒着,担忧着。就这样,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持续占据着他们的心。通常他们会表现出:
1.夺命连环call。会要求伴侣每天汇报行踪,随时保持联系。一联系不上伴侣,他们就会不断地打电话试图去联系。
2.渴望亲密。十分渴望亲密,希望时刻有人陪伴,独自一人时会觉得不自在,觉得自己被抛弃。
3.讨好伴侣。由于害怕被伴侣抛弃,焦虑矛盾型依恋者为了维持关系会放弃自身的需要,去讨好伴侣。
4.用不恰当的行为来引起伴侣的关注。会故意不接电话、不回伴侣信息、以分手做要挟等方式来引起对方的关注和在意。
针对前述案例,咨询师在与来访者建立起充分信任关系后。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来访者。
1、理解与反思 。通过探讨来访者人格、情感模式和依恋行为,启发来方者进行自我认知调整和反思。
2. 沟通与商讨。在对自己的情况有了充分反思之后,建议他可以和自己的伴侣进行较为深度的沟通。
3. 尝试与改进。接下来的步骤,显而易见就是要把所有的计划和商讨付诸实践。鼓励他勇敢面对焦虑,给予他情感上的支持。
焦虑矛盾型成人通过重新审视自己的感受方式,让自己走出虚妄的痛苦体验,从而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更丰富更真实,对爱人的依恋也会更成熟更健全。心理保健咨询单元 康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