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青年医生,曾经在精神科封闭病房工作过5个年头。最近,我转到了开放调理单元——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保健调适中心老年心理单元,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对象也与之前截然不同,现在的我更愿意将自己看作是一名“厨子”,擅长煲汤,只不过,我煲的是“心灵鸡汤”。
10年帕金森氏病患者
真正认识周大爷是在1个月前,其实在3个月前我们就曾有过一面之缘,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缘分这东西真的这么奇妙。记得那是一个周末,刚巧是我值白班,有一名校友通过微信与我联系,说自己的父亲情况有些特殊,想向我咨询一些问题,我也就顺势约她到了老年心理单元。没错,这名校友的父亲就是周大爷。周姐说老爷子患有帕金森氏病快10年了,家里一直都很积极地为他治疗。老爷子也很配合,坚持服药,但是最近1年服药也不能控制他的抖动,并且还出现了足跟痛的症状。家人非常着急,带着老人家四处求医,最后在北京专家的建议下做了起搏器植入术。手术很成功,老爷子的足跟痛基本消失了,四肢不自主运动也明显减轻。
异常想法和行为
然而,家人高兴了不到一个月,糟糕的事情又出现了。周大爷逐渐变得敏感,整日将精力放在起搏器上,后悔做了手术,认为做手术将自己毁了。他整日担心,担心起搏器关机,担心自己会触电,焦躁不安,甚至不能正常生活。今年年初,周姐带他到我们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由于脑损害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服用盐酸舍曲林等药物治疗,住院大概1个月后,周大爷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随后便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家后家人每日督促他服药,老爷子的病情也基本稳定,能在家人的帮助下料理个人卫生。然而好景不长,大约半个月后,老爷子的病情出现波动,整日担心自己的疾病,不敢下地走路,害怕跌倒,称自己的病不能好了,心情不好,烦躁,卧床不起,不吃饭,也不吃药,家人想要带他到我院就诊,但老爷子说什么也不同意,后来,好说歹说劝他住进了大庆油田总医院的康复病区。但在住院过程中,老爷子的病情逐渐加重,害怕吃饭、饮水呛,因此不敢进食,不得不给予鼻饲管置管,但他很抗拒,经常擅自将鼻饲管拔出,拒绝插管。不插管的结果就是周大爷日渐消瘦,以前体态匀称的老人变得瘦骨嶙峋。除此之外,老爷子还总是担心自己的排尿问题,由于前列腺增生,老人排尿困难,因此不得不留置尿管导尿。这下更麻烦了,周大爷说在这里插了假的导尿管,自己的肾脏随着尿液排出去了,认为自己的身体都是空的,做什么治疗都没用。
家人害怕他会死去
到现在我还记得周姐找到我时的表情,那是一种焦急、无助的表情,她说:“我现在真是对老爸没办法了,无论我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我让他针灸帮助恢复吞咽肌肉,就说我折磨他。但是他现在不吃不喝,到最后就是……”后面的话她没有说完,但我也明白。其实听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的心里直打鼓,帕金森病史多年,做过手术治疗,进食差,排尿困难,这些无一不提示我这个病例是多么棘手!我告诉周姐,即使让周大爷到我们这里治疗,也一定要给与鼻饲管置管。如果不能保证入量,人的身体机能会很快衰退,就更不用提异常情绪和行为治疗了。周姐说所有治疗方案以我们制定的为准,只希望给老父亲一个生存下去的机会。
入住老年心理单元
深思熟虑后,我向单元主任杨海波汇报了病情,请主任再做一次住院前的会诊。在主任建议下,周姐在星期一再次来到了我们医院。杨海波主任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详细了解了周大爷既往的病史以及目前的情况,问了一些我没有想到的细节方面的问题。反复思考后,杨主任认为周大爷可以住到老年单元进一步治疗,毫不犹豫地向走投无路的病人及家属伸出了援助之手。周姐是带着笑容及感激回去的。但事情并不顺利,周大娘担心老伴的身体,害怕住院会对老人家身心造成伤害,因此事情拖了又拖,直到2周后,周大爷再一次拔出鼻饲管,拒食2日后,家人再无办法,周大娘才同意让病人入住我们老年单元。
心理疏导
记得那天我见到周大爷时,他是被家人从轮椅抬到床上的。整个人没有生气,连肢体的挪动都费力,整个移动过程中,他没有说过一句话,好似说话对于他来讲都要耗费很大的力气。仔细一看,我发现这位老人家似曾相识,与周大娘沟通后才知道,3个月前有一次值夜班时,我曾经解答过周大爷的疑问,因此老两口对我还有不错的印象。接着我便试图与老人交流,我说:“老爷子,您好啊!还记得我不?以前咱们还见过呢!”。周大爷看了看我,没有出声,我接着说:“这才几个月不见,您咋瘦了这么多啊?是不是在家吃得不好?您在这呆几天,检查检查,好好养养身体!有啥事随时找我!”。我说完,老爷子费力地说出一句话,但我没听懂,经家属翻译我才知道,原来他是说女儿又要折磨他了。我说:“放心吧,周大爷!在这我说了算,她要折磨你我也不能同意,您先休息吧!”。接着我便把家人叫到一旁,详细了解他的情况。经过分析,我发现周大爷对家人非常抵触,认为家人做得都是对他不利的事情,现在的他对自己的疾病毫无信心,甚至有悲观的,想要等死的想法,但同时又害怕死亡。鉴于周大爷营养状况比较差,躯体疾病也比较多,在杨主任查看病人后,指导我拟定病人的治疗方案,最后决定沿用之前用过的盐酸舍曲林片,并辅以小剂量富马酸喹硫平片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煲一盅心灵鸡汤
在第二天查房时,我第一个到了周大爷所在的病房,进门后就看见他与我对视,我便说:“早上好啊,老爷子!今天看起来比昨天好多了!有精神头了!真棒啊!您这体格可真不错,要是一般人瘦成这样,都不能有您这么好的精神头了!”说着便竖起大拇指,对他做出肯定的手势。听到我这么说,周大爷略微有了些表情,并试图与我说话,告诉我他之前针灸过,将自己的血脉都扎坏了,现在只有一个躯壳,里面都是空的。我说:“是吗?那可不行啊!这我可得帮您把血脉找回来,不过,您也得加油啊!您得多吃饭,人是铁饭是钢,您之前2天没吃饭,那谁也受不了啊!以后可不能这样了,有啥问题告诉我,我帮您解决!”。听我说完,周大爷嘴角微微咧了一下,像是想笑还没有力气的样子。家人高兴坏了,称老爷子都好长时间没有笑过了。此后的每一天,我都会鼓励周大爷,期间经历过尿潴留,插导尿管时老爷子很抵触,称以前插的导尿管是假的,导致自己内脏腐烂,随尿液排出,我就告诉他这次一定给他找个“真的”导尿管,并全程陪伴他、鼓励他。因为长期卧床导致的双肺感染,周大爷特别抵触扎针,认为针管都被留在血管里了,我就陪他扎针、拔针,告诉他已经把之前的针头都取出来了。
立志当厨师的心理医生
就这样,周大爷一天天好了起来,逐渐可以坐一会,可以下地走一会,现在,他甚至能每天晒一会太阳,并且能够正常地与人交流,体重也较前明显增加。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他已经可以不靠鼻饲管,能够自主进食了。家人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如果知道到三医院会好得这么快,早就应该将老爷子送来!
其实,像周大爷这样的案例很多,临床上有许多受躯体病折磨的叔叔阿姨都会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他们为此多方打探,四处求医,但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解决问题。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合适的药物治疗,更需要的是一盅“心灵鸡汤”。老人的心理需求常常不为人了解,有时他们很矛盾,渴望关心而又担心给儿女添麻烦,渴望解决问题又担心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烦恼,想法怪异却自认为合乎情理。这群老人需要鼓励、支持,需要有人满足他们的期待,更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打消他们的疑虑,让他们接受规范化诊疗。
这是一次完美的“烹饪”。未来的我也会记得,曾经,我煲过一盅完美的“心灵鸡汤”,并因此挽回了一位老人的生命。
未来,我立志做一名好“厨师”,为更多需要的人送去健康与关爱。
老年心理调适单元 聂薇
联系电话:5091490
508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