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非常热的下午,妈妈领着小爱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她求助的问题是:怎么能让小爱重返幼儿园。小爱是一个特别漂亮,可爱的女孩,穿着卡通图案的白色衣服,眼睛笑起来弯弯的,睫毛又黑又密。整个人看起来灿烂无比。这样开朗外向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幼儿园呢?
妈妈告诉我,小爱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不好,老师说她非常难搞。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她站在旁边看;老师让大家画画或做别的事,小爱根本不听,和老师对着干。老师说她几句,她又哭又闹,还打滚,弄得课堂乱成一团。没办法,老师只能让小爱玩手机游戏,玩上游戏《宝宝巴士》,小爱才能安静下来。别的小朋友睡午觉,小爱在床上来回翻腾,弄得其他小朋友也无法入睡。没办法,老师把她单独放在门口,不让她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睡。提起这些,妈妈心疼得直掉眼泪。
我领着小爱来到了沙盘治疗室,她摆的沙盘非常有趣。沙盘中摆着各种小动物,有读书区、吃饭区、游戏区和睡觉区,看起来很像是幼儿园的教室,这些小动物在里面一起玩耍、看书、吃饭、睡觉、非常开心。沙盘反射出小爱并不排斥幼儿园生活,那她为什么又不去幼儿园呢?小爱说,别的妈妈都带宝宝出去玩,她妈妈呆在家里很少出去。她跟妈妈说要出去玩,妈妈总是特别生气,告诉她:不许去!妈妈一生气,小爱更生气,就自己穿衣服出去玩。妈妈就骂她,有时还打她。
妈妈却说,小爱非常不听话。不让她出去偏去。作为一个单亲母亲,要工作还要带孩子,她感觉非常累。这个孩子更不让她省心,非常倔强。在幼儿园不和小朋友玩,还和老师对着干。有时她正上着班,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说孩子闹得厉害、管不了。她只得请假,把小爱接回家。后来,小爱干脆不上幼儿园了,怎么说都没用。
妈妈说话很快,像打机关枪一样。充满了对小爱的指责和气恼。小爱在一旁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好像这样的话小爱听过不止一遍了。看来母女俩的沟通有些问题,尤其是妈妈响亮的声音、声硬的口气和粗暴的指责,以这种方式和孩子说话,很难让孩子接受和理解。我把这种想法委婉地告诉了小爱妈妈。建议她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只有耳朵的妈妈”,多听少说,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抱怨。接下来,我利用沙具,让小爱和沙盘上的动物讲话,学着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十次沙盘后,妈妈说小爱这段时间变得可以沟通了。有事情可以商量着来,孩子也答应去幼儿园了。这段时间也非常需要妈妈配合,比如小爱在幼儿园哭闹的时候,妈妈不要很快把孩子接回家,让她独自在幼儿园消化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作为离婚不离家的“妈宝男”爸爸,也不应该在家中做“隐形人”。爸爸可以多陪孩子玩玩,多和孩子说说话,这样可以减轻妈妈的压力,通过互动让家庭和睦起来。
当家庭出现问题时,总是首先反映在孩子身上,她是家庭问题的承载者。所以,妈妈要有一双倾听的耳朵,时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的心理诉求,有针对性地化解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 心理保健咨询单元 俎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