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我是为了给我一刀吗?
  • 发布时间:2018-05-22
  • 作者:xinli

    

      求助者小N是一个17岁的男孩,高中生。由妈妈带来就诊,主要原因是最近情绪控制不住,经常与父母冲突,一点事情就发很大脾气:把桌上的东西都拂掉、水果砸向妈妈。最近不上学、整天上网。日前因在学校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被学校停课,故来寻求心理帮助。
      小N是妈妈一手带大的。爸爸在他出生20天时外出做生意,妈妈自己带孩子还要还爸爸的借债。在小N一岁时妈妈提出离婚,爸爸不想离,就争夺抚养权想以此要狭妈妈使她不离婚。爸爸把小N要去后无法照顾,就寄养在保姆家中8个月,妈妈每周只要下夜班,白天就会去看孩子,晚上妈妈离开,小N由保姆照顾。2岁多时,爸爸见无法挽回婚姻就放弃了孩子。妈妈带小N寄住在朋友家中。3岁左右入私立幼儿园,14岁分床时小N害怕,半夜还要妈妈过去陪。
      入学后他表现多动、注意力维持时间短暂(约10—15分钟)。小学期间先后转过四个学校。小N很聪明,直至现在上课不怎么学习也能学会,还参加过全国的奥数联赛。初中时成绩很好,高中时在尖子班垫底。小N自诉初中以前喜欢上学,觉得在家中没意思,有孤独感。初三开始网聊严重,打游戏越来越多,(自己说网聊是好奇想了解别人都在干什么。打游戏是为了多领经验球,游戏本身无吸引力),与老师同学关系无大的冲突,说自己“不缺人缘”。高一时住校,当时是与妈妈发生冲突,妈妈给撵出去住校的。妈妈说:他对别人总会有情感依赖,让他出去适应独立生活。
      在小N小学一年级时妈妈再婚,继父很随和,看到小N生活习惯不好时会与其发生冲突,一般都是母子冲突时他为了保护妈妈才打小N。平时妈妈比较强势,会有鼓励但批评指责更多,经常会用棍、擀面杖等工具打骂他,也会咬他。因他胆小曾拿刀吓唬他,结果刀很锋利,导致误伤流血,(他露出左肩上1cm的伤疤)。说到这小N哭了:“虽然现在能理解妈妈是为了我好,当时是接受不了的,恨恨地想‘你们养我这么久,就为了给我来一刀吗?!’”。继父为了帮助妈妈也会用捶子、鸡毛掸子等打他,并且学会了母亲的方式,也不止一次用刀吓唬他,也曾误伤流血,留下右臂疤痕(笑着给咨询师看3—4cm的疤痕),当时流血后,小N哭了,不知怎么办好。父母在房间里生气不出来,后来才出来给包扎。与亲生父亲几乎没有联系,小N有了不开心的事情不愿意对任何人说,认为没必要,只是自己忍着,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综上所述,小N的成长经历对其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首先,父母离异、母亲再婚,父母情绪和婚姻的不稳定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其次,1—3岁是依恋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小N是被寄养的,无法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这也是他日后过度情感依赖的原因;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得当:母亲和继父用刀恐吓,只能直接导致其心灵创伤、爱和安全感的缺乏,强制和责骂使孩子无法树立自信心,不能有自我的掌控感和成就感,这样的教育方法有百害而无一利;妈妈本身就有寄养经历和情绪控制问题,自己未得到爱也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呵护,小N存在情绪控制能力障碍,习得了妈妈情绪发泄的方式;与亲生父亲的疏离,使小N感到的是不被爱、我不值得爱,也缺少了内在男性特质的榜样和引导作用;在网络游戏中得到的是成就感和自信心,这些都是他在生活中缺失的部分。
      心理咨询师告诉妈妈一定要避免打骂孩子,那样会使孩子更加逆反,即使获得了短期的效果,长远来看会给孩子形成心理阴影,影响孩子身心成长。更要坚决杜绝拿利器恐吓孩子“听话”,身体是有记忆的,“误伤”对孩子身体和情绪会有很大伤害,即使当时他意识不到,这种情绪感受也会压抑下来,存留在无意识中,成为当前症状的影响因素之一。咨询师建议妈妈要多理解孩子的感受,考虑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及心理需求,对孩子多鼓励、表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沙盘游戏治疗,小N情绪明显改善,与同学及家人冲突减少,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整个人变了样。妈妈说:“感谢心理治疗让我意识到教育偏差,救了孩子,也救了我们这个家”。 心理治疗师   孟令丹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