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的误区
  • 发布时间:2018-01-01
  • 作者:xinli

 51岁的李某,8个月前因“右侧大面积脑梗塞”遗留左侧偏瘫,不能行走,只能靠轮椅生活。李某整夜失眠,焦躁不安,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整天喊叫着要出院,根本不接受康复治疗。其实这是脑卒中患者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常见的症状,绝大部分患者得病初期情绪非常差。最开始是否认期,接受不了自己已经偏瘫或局部肢体受损的事实,更不接受后续的康复治疗,有的甚至有自杀想法。因此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康复治疗时机,或者未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形成异常的偏瘫模式,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家庭也造成很大的负担。常见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有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中风康复等到后遗症期(中风后几个月后)才开始。中风后康复黄金期在前三个月,一般来说,中风后等到生命体征稳定就可以开始康复介入了,现代康复理论认为病情平稳24小时即可床旁康复早期介入。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没有康复意识,常常错过康复的最好时期。因此后期伴随很多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等。
       误区二:认为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按按摩,活动活动胳膊腿。很多人都觉得康复太简单,自己在家也可以做,现在有些医院由护士或护工来做。殊不知康复医学也是一门科学,简单、粗暴的治疗对病人会造成二次伤害,如肩关节半脱位、肌肉拉伤等,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实康复训练必须在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定,每一个动作的设计都是有医学依据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地对病人进行康复。
       误区三:用力过度造成关节损伤(方法错误,造成新伤)。早期偏瘫患者的肌肉松弛,患者家属或没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出于对患者的关心,希望其早日康复而贸然对其不能自己动的患侧肢体进行很多活动。这样其实极易造成患者软组织损伤,甚至引起关节脱位和骨折。虽然有的损伤较为轻微,但这些损伤会不知不觉中引起关节内部炎症和粘连。比较常见的有肩关节牵拉伤、踝关节扭伤、隐匿性骨折等。严重的影响了康复的效果,延长了康复治疗的时间,也增加了医疗费用。
       误区四:反复练习导致痉挛加重。很多患者知道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就刻苦训练,不讲方法,导致本就痉挛的瘫痪侧越来越严重。所以不要误认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不正确的刺激手心导致患者手指屈曲,不能伸展。不正确的刺激上臂内侧肌肉加重上肢异常屈曲模式。就像打羽毛球的队员,经常挥拍打球的那一侧上肢会比另一侧更加粗壮。而异常的训练模式使得本来就不协调的患侧变得越来越糟糕,日后更难纠正。
       误区五:误以为下地走路早,恢复会越快越好。很多偏瘫患者未经过合理的训练就急于开始步行训练,这时候就形成很多错误的行走动作。最典型的就是划圈走,这样的行走会很费力不说,还会使患侧肢体的痉挛加重。这时正规的康复训练就显得很重要了,只有形成了正确的行走姿态,才能提高步行效率。保证患者行走时的安全。
       误区六:忽视心理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可以说任何机体损伤和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对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又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如失眠、焦虑、抑郁、悲观、自暴自弃以及性格的变化等等。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康复治疗是一个患者积极主动参与的治疗模式,如果患者参与差或者带有情绪甚者自暴自弃,那么这样的康复治疗结果可想而知。
       大庆市三医院神经内科从功能上看不但具备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规手段,更有专业的康复手段,并且科室依托医院的心理资源优势,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焦虑、抑郁、失眠以及由病残引发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等,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张一峰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