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的2个月中,我们病房来了很多“特殊”的来访者,他们的主诉惊人的相似,而他们的治疗过程也都大同小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陈先生,48岁,保险员。平时胆小,做事谨小慎微。因为出现心慌、恶心、头晕到某综合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点滴天麻及丹参治疗,治疗11天出院。出院后他却总是心慌、胃难受、恶心,感觉气不顺,有时莫名的恐慌,惴惴不安,感到心脏特别不舒服,有种濒死感,感觉马上会心脏病复发。曾多次到各大医院急诊求治,奇怪的是各项检查均未异常,最后在医生建议下来到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保健调适中心成人单元求治。
宋女士,46岁,企业员工。平时做事畏手畏脚,胆小。因患有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一个月后突然有一天感到恐惧、胸闷、呼吸困难,当时她将门窗打开也没有缓解。后在家人陪同下到油田某医院求治。测生命体征,高压达180mmHg,当时含服降压药,血压有所下降。第二天晨起测血压仍增高,到社区医院开药替米沙坦,服用后降压效果不好。随后病人特别关注血压问题,担忧血压升高会出现生命危险或者致残。一有不舒适就量血压,血压也经常不稳、波动,最高时高压达220mmHg。这之后宋女士开始到各大医院看急诊。连120都出动过,可是一到医院除了血压高,其他检查仍是没有任何问题,最后在医生建议下,来到大庆市第三医院心理保健调适中心成人单元求治。
胡女士,43岁,无业人员。她平时自尊心强,关注细小变化。于半年前因与丈夫发生矛盾内心压力大,随后有一天突然呼吸困难,感到眼前有红色的光在闪,特别紧张恐惧。当时测血压167/96mmHg,含服速效救心丸后有所缓解。后自行服用降压药,在家人的陪护下到龙南某医院求治,做各项检查未见异常。但患者回家后总是感到恐慌,担心脑出血、心脏病突然发作,随后开始四肢发抖,手脚冰冷,整日惴惴不安,还多次到综合医院急诊,检查均未见异常。在朋友的建议下到大庆市三医院求治。
大家能从他们身上看出什么“问题”吗?这些人年龄都在40岁左右,性格都是比较胆小,做事谨小慎微,之前都有心理冲突或者诱因。都有突发的恐慌,过度担忧心脏病突发,多次到急诊就医甚至住院治疗,但体格检查都没有发现问异常。
有人要问这到底能说明什么呢?我想告诉大家这些事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他们这些病都是心理因素在作怪。原来在酷暑季节,人的情绪常常烦躁不安,这时疾病很容易滋生。而一个做事很谨慎的人一旦出现一点点小问题就会过度关注、放大,最后由于对基本疾病知识的匮乏导致了错误认知。经过详细了解,他们在血压升高,恐慌,呼吸困难前都能“预感”,提前感知自己要不舒服了。身体一点小变化会被他们认定为血压要升高,担心心脏病突发,而心脏病突发会死去; 血压升高会脑出血也会死去。由此可见,害怕死亡、认为这些症状会死亡是其核心信念。
出现以上症状的做法:首先保持冷静,不要害怕紧张。先到综合医院就诊,如果检查身体没有相应异常后,请不要再反复到综合医院就诊甚至急诊。因为这时您很可能是被焦虑缠上了。这时您的血压升高不是高血压病,您的心脏病也不是心脏真的出现器质性病变(因为相关检查没查出问题),这都是过度焦虑引起的生理变化。这时如果单纯降压或者治疗心脏病,效果都不会太理想,您需要的是抗焦虑治疗。我们会给您服用抗焦虑药物让您情绪平稳;给您认知行为治疗改变您对疾病的错误认识;给您物理治疗帮助您额叶复位、缓解焦虑。奇妙的是,当焦虑缓解了,上述高血压、心脏病的症状也消失了!成人心理单元 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