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治疗
  • 发布时间:2017-12-17
  • 作者:xinli

    1.抑郁症治疗目标
      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
      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
      ②药物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③足量足疗程治疗;
      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⑤治疗前知情告知;
      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⑦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
      ⑧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5.物理治疗
      有严重消极自杀企图的患者及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不佳的患者可采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药物维持治疗。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
      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故抑郁症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发作3次以上应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维持治疗药物的剂量多数学者认为应与治疗剂量相同,还应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心理医院  宋天琪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