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和她的适应障碍
  • 发布时间:2017-08-25
  • 作者:xinli

     今天小凡看上去平静了许多,相比上周第一次参加团体心理治疗时发生了很大变化。记得她第一次走进治疗室时脚步迟缓,坐在椅子上的第一反应就是用双手捂住了脸,不敢面对别人。大家默不作声地等待小凡把手放下来,才开始自我介绍。而小凡——这个即将大学毕业的20岁女孩竟然说自己名字时声音发抖、语无伦次。原来小凡患上了适应障碍。上大学后她不敢与同学交往,没有要好的朋友,心情压抑,悲观厌世,饮食不规律,体重下降,生活懒散,整日在寝室躺着。放寒假时情绪略有缓解,开学后又开始心情烦闷,不愿意去上课。心理量表检测为重度抑郁,经过3天的药物治疗,医生建议她参加团体心理治疗,目的是使她在一个缩小的社会团体中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修复她人格上的短板。
      今天是小凡第三次参加团体治疗,自由发言时,在治疗师的鼓励下,小凡断断续续地讲到了她的家庭。他们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家庭气氛比较压抑,奶奶是这个家里的绝对权威,一言不合,就大喊大叫骂人。爸爸对奶奶百依百顺,即使奶奶做错了,也不敢吱声。妈妈性格内向,不擅交际和沟通交流。父母因为家庭琐事经常吵架。小凡从小就看奶奶及父母的眼色行事,整天担心吊胆,唯唯诺诺。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小凡的人格自然会出现问题。她不敢与同学交往,不敢上课,不敢出门,20多岁了,见人说话都颤抖,常常语不成声。
      在团体中,治疗师让大家画出家庭关系图,在小凡解释自己所画图片时,充满了讨好、顺从、压抑和烦闷。治疗师通过改变她的负性认知,让小凡尝试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图中的奶奶、爸爸、妈妈重新建立“关系”。刚开始小凡不敢对“她们”说话,在治疗师多次引导示范下,小凡终于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听着小凡孩子般的述说,团体治疗小组的人当场流下了怜惜的眼泪。
      在之后的6次团体治疗中,治疗师让小凡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重新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并让她在学习与他人的交往中应用与检验效果。小凡开始尝试与爸爸交流,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爸爸的理解和支持增强了小凡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她又开始与治疗小组中的一位阿姨交往,阿姨善解人意的关心和友好,给了小凡意外惊喜,她们相处甚好,如同姐妹一样谈笑风生,结伴打板球、外出散步。慢慢地小凡终于走出那个回避现实、生活懒散、悲观厌世的自我,成为一个自信、勇敢、合群的女孩!
      小凡的巨大转变带动了成人心理单元的团体治疗热。据悉,成人心理单元自2016年10月开展团体心理治疗,在彭龙颜主任的精心指导下,目前已有33名心理障碍者从中获益。团体治疗在帮助来访者重塑心理支持系统,使之康复后重返工作岗位、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成人心理单元   赵丽萍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