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各位考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减轻心理压力,为此,大庆市心理医院的心理专家就具体问题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支招。 (姜欣)
●快高考了,看着倒计时,只是干着急,大脑一片空白,该怎么办?
专家支招: 如果你想:“剩下的日子越来越少啦,我已经没有时间了”,这样你就感觉如临大敌、无心复习;如果你想:“我已经上了12年学,高考是我人生又一个学习历程的入门券,我盼了这么久,终于等来了这一天。”这样想,你就感觉自己是在盼望这个日子,而不是这个日子在逼近你。这样想,你就会充满信心地迎接这一重大时刻到来!
●坏了,昨天大半夜没睡着,今天肯定考不好
专家支招: 心理学家曾做过著名的睡眠剥夺(到了睡眠时间不准睡或自愿不睡)实验。在实验中,睡眠剥夺最长的时间可达200个小时(8天多),结果发现,受试者除了感到极度疲劳、昏昏欲睡之外,其身心功能并无显著异常现象发生。睡觉能使大脑得到适度休息,但偶尔失眠也不影响正常发挥。
某地一名状元高考时一夜只迷糊了2个小时,但她暗示自己:“一宿没睡算什么呀!我平时也有睡不好的时候,不也照样拿好成绩了吗?”这种自信最终让她如愿以偿考取了名校。
有人认为整晚做梦睡不好,其实梦是大脑的一种正常工作方式,有助于记忆、过滤信息,不会影响睡眠质量的。
●最近我经常心慌、复习不进去,阅读或计算速度减慢,做题错误率开始升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专家支招:这可能是你考前心理压力过大导致了学习注意力分散,主动注意下降,被动注意增强。
临近高考,要适度学习,效率不高可以放松一下。如听听轻音乐、散散步、找人聊聊等等。
高考时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为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也不要与同学攀比,更不要考虑父母及老师的感受。
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是为了你将来的进步和成长。
多把心思和注意力放在当下学习上,而不是放在担心考试上。
●我最近经常感到手指发抖、尿频、可能我患了考前焦虑
专家支招:面对高考这样重大的人生考验,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
焦虑能提高人的警觉性,使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从而达到最佳临考状态。
高考是选拔考试,看的是相对成绩,你焦虑别人也紧张。把焦虑当成助考朋友,带着它正常复习、考试,不要过度关注它!
●高考复习期间,以往很要好的同学反而成了竞争对手,再加上考前压力导致的一些烦躁情绪,同学间的关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如何处理?
专家支招:这种情况在复习进入尾声时较常见。主要原因是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在作怪。其实,高考是全国性选拔考试,应该攀比的对象是全国的同档次考生,而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身边少数同学。考生应把心胸和眼界放宽,避免这种短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