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还要我吗?
随着国庆假期的结束,回到工作岗位的第一天,我们六病区来了一位女孩,叫小郭,皮肤白皙,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但那双眼睛里却充满着愤怒、仇恨。她蜷缩而又颤抖的身体仿佛在向我们宣告她的不安与拒绝。而此时陪在女孩身边的头发花白,眼含泪水的父母,用颤抖的声音向我们讲述了小郭的发病经过。
原来小郭已经35岁了,与男友相恋十年,但在半年前,女孩和即将要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友分手了。从此她开始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失眠。因此,父母在“十一”期间带领小郭去杭州旅游散心。
在旅游途中,小郭突然自言自语,认为父母不是亲生的,周围人对她均有恶意,议论她。她孤僻,懒散,害怕别人在饭里面下药害她,甚至打骂父母,认为父母是坏人。经过检查,她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主任带领医生制订了详细的治疗计划,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等。护士长和护士根据她的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如运动疗法,文体训练,职业功能训练等等。
但是入院第一天吃饭就成了一个大难题。由于病人存在被害妄想,认为有人要害她,所以拒绝进食的想法和行为都很强烈,这可把护士们愁坏了。最后,护士长提出:护士吃一口,再喂病人吃一口。就这样,在大家的努力下,病人终于吃了她在病区内的第一顿饭。即使吃的很少,但护士们也感到很欣慰。
白天的时候,她很安静,坐在那里仿佛与这个世界隔绝。然而,在晚上的时候,她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躺在床上大喊大叫,骂人。夜班护士为了防止影响其他患者休息,只能低声安慰她,与她聊天,聊杭州的美食与天气,聊她的大学生活,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慢慢地安静下来。当天边泛起鱼肚白,太阳还未升起时,小郭已经睡着了。但我们的护士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始一次又一次的巡视,为踹被子的患者盖被,带领行动不便的患者入厕,为约束患者喂水接尿……
就这样,当小郭已经在我们病区住了一周的时候,她的父母再次来看她。见到父母的第一眼,她哭了。抱着她的妈妈说:“妈,我错了,我不应该骂你和爸爸,更不应该打你们。妈,你还要不要我了?”这一刻,老母亲已经泣不成声了,只是一直在点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郭从失眠,拒绝进食,打骂他人到每天笑语晏晏,主动交流,整个人都恢复了光彩。现在,小郭已经康复出院了。她的父母高兴得热泪盈眶,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我女儿好了,太好了,我女儿好了……”这是一个母亲最简单的语言,但却包含了无限的爱:不求你飞黄腾达,只盼你平安健康。同时这也是我们医护人员深切地祝福,祝你忘记从前,开始新的生活。
通讯员 吴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