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XX,女,38岁。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日来到大庆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中医心理门诊。
她说自年初以来头晕目眩,睡眠减少,有时心慌,烦躁不安,胸闷,总感到叹口气能舒适一些。有时感到手脚麻木,如同有蚂蚁行走在手脚之上。多于急躁发怒,激动时加重,并伴有胸闷气短,食欲不振,口干,怕风怕冷等。
检查患者:其面色萎黄,舌体震颤,苔薄黄,脉弦细。
辩证思维:
(一)首先明确诊断,分清郁证之虚实。
患者自年初以来,出现胸闷少寐,躁扰不宁,手足麻木,如同蚁走,属郁证新发,但伴发症及舌脉均有虚候,故可见本证乃虚实夹杂之证。
(二)辨别证型、病情及病变脏腑。
心血不足则少寐,心悸,头目眩晕;血虚生风则手足麻木有蚁走感;肝气郁结则胸闷,继而化火,则躁扰不宁,情志激怒。且诸证每于精神激动而加重,故本证为心血不足,肝气郁结之郁证。
(三)尚需做哪些相关检查?
因患者有肢体麻木的症状,故检查颅脑CT以排除脑血管病变,检查颈椎摄片以除外骨关节病变,测血糖等以除外代谢及神经系统疾病。
(四)确定治疗方案。
辩证为心血不足,肝气郁结,治以补养心血,疏气解郁。
(五)处方分析。
处方:淮小麦20克,炙甘草9克,大枣4枚,柴胡9克,川芎9克,陈皮6克,知母6克,琥珀粉3克(冲服)。
本方以甘麦大枣汤加味。方中小麦调养心阴,凝心安神,此即“心病者宜食麦”之意;更用甘草和中缓急;大枣补虚润燥。三药合用,甘润滋养,有养血安神之功。再加柴胡、陈皮、川芎疏肝利气解郁;琥珀粉宁心安神;知母育阴清热,以泄肝火。
7月1日患者复诊,头晕目眩减轻,心慌、胸闷表现消失,手脚麻木感得以缓解。情志舒畅,饮食、睡眠明显改善,口干减轻。
本着效不更方原则,仍使用原方维持治疗。
7月29日患者再次复诊,以上诸症基本消失,疾病趋于康复。
在原方基础上去知母、琥珀粉,加炒酸枣仁20克,茯神9克,龙眼肉9克巩固治疗,以期痊愈。
中医心理单元 刘保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