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功
中医认为,“七情”与“五脏”有如下关系:
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肺志为忧,脾志为思,肾志为恐,肝志为惊。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
喜则气缓。过喜而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甚至会表现出精神无法集中、心神恍惚、嘻笑癫狂等症。
怒则气上。暴怒激发肝气,使之郁勃上冲,并引起气血气迫于上,出现眩晕头痛,面赤耳鸣、昏厥等症状。
悲则气消。过渡悲伤,会伤肺气,导致形体憔悴、毛发枯萎、精神不振、生气索然等病态表现。
恐则气下。过度恐惧而使肾气失固,气泄于下。如果不能自制,则可因人而异出现两便失禁,精滑遗泄等症状。
惊则气乱。猝然惊吓而引起的气机逆乱,与胆气不壮相关,严重者可影响肝、肾两脏,出现惊厥、失精等症状。
思则气结。常由思虑过度而伤及心脾,引起气机郁结。可出现心悸少寐、不欲饮食、脘腹闷胀等心脾两伤的表现。
《黄帝内经》曰:“百病生于气”,中医养生的核心便是养心,而调气则是这个核心当中的主打方。强调养生要先养心,告诉患者“精、气、神”为养生治病的上药三品,心平气自和,气和则安,气乱则病。 中医心理单元 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