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一个人得了精神疾病,由于反复发作,家属和病人都万分痛苦,怎样才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呢?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要避免走进精神疾病治疗的误区 。常见精神疾病治疗的误区有:
一、否认有病,延误治疗时机
精神疾病的早期治疗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发病的头5年,此期大都对药物治疗较敏感,如果处理得当,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将大大增加治疗难度,因此精神疾病的治疗,特别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然而面对社会歧视所带来的压力,精神病人的家属大都不愿承认亲人得病的现实,往往把疾病解释为受了刺激、想不开,不去看医生,在家自行处理,更有甚者认为是中邪,鬼神附体,到处烧香拜佛,请巫婆,一年中花掉几万元驱邪,结果越驱越邪,不但浪费钱财,也耽误治疗,许多病人因此失去完全康复的机会,造成复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增加。所以,一旦发现家人或亲友出现异常行为,一定要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治疗。
二、过分害怕药物不良反应
“吃药会不会把人吃傻?”这是许多病人和家属的疑问。在他们看来,精神类药物毒性大,长期吃会中毒,因而不愿接受药物治疗,而是偏信小广告中包治百病的神药。精神药物有不良反应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的过度镇静和锥体外系副作用使病人反应迟钝,面部表情呆板,常被误认为变傻了,其实这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治疗进行或通过调整剂量、加服解药,就象服用其它药物一样,会随着新陈代谢排出体外,这些现象通常可以恢复。至于药品说明书所列其它不良反应,都是通过大样本临床试验总结出来的,发生率一般不高,即使发生也不会都在一个病人身上出现。随着新型精神药物用于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已大大减少,所以病人应该坚持使用。
三、见好就收,擅自停药
不同精神疾病治愈后都需要巩固治疗。大多数精神疾病有很高的复发率,为减少复发,倡导对精神疾病进行全病程治疗,即急性期治疗、继续治疗和维持治疗。研究证明,就精神分裂症而言,不进行继续治疗和维持治疗,其复发率将增加2~3倍,因此现在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愈后至少要维持用药2~3年,而且病程越长、复发的可能性越大,需要维持治疗的时间就越长。有3次以上复发者和一直未达到痊愈的病人,需要终身服药,以控制病情,防止恶化。
遗憾的是,许多病人、家属因嫌吃药麻烦,担心长期用药的副作用,在一些主要症状得到控制后,随意减药或停药。有时,病人看起来恢复正常,家属就认为不必再服药,结果导致病情复发。殊不知,每复发一次,治疗难度就会增加一次,多次复发将难以恢复到原来的健康水平。所以,选择合适的药物维持治疗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那种只重视急性期治疗,而忽略维持期治疗的见好就收思想会对病人贻害终身。
精神科专家 高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