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化名),男,25岁,在2014年4月失恋后,整天无精打采,躺着不动、吃饭没胃口,四天后自然好转。同年7月份开始认为自己非常有能力,能挣大钱,称沃尔沃老总会给自己投资五百万,为此整日忙碌:开网店、卖手机、开中介公司,想要成为亚洲第一人,30岁之前能挣一个亿。尽管多次赔钱,他仍然认为自己能挣大钱,并反复向家人要钱做生意。
然而几个月后,小白突然心情不好、闷闷不乐、不愿说话、不愿活动、不吃饭,觉得活着没意思。2014年12月就诊于大庆市三医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给予药物治疗1个月后,病情缓解出院。
2015年7月小白开始筹备结婚,因为压力大,休息不好,再次出现兴奋话多,爱吹牛,总是说自己应该去美国发展,爱发脾气,再次以“双相情感障碍”收住三医院治疗。
45岁的张某3年前来门诊求医的时候,表现得却是一副抑郁症的样子。在服药治疗后病情很稳定,她以为好了,就停药了。1年前开始出现情绪忽高忽低的变化,开心时觉得自己状态良好、无所不能、睡眠少、精力旺盛、过度乐观;不过脾气却很坏,很容易冲动、吵架、疯狂地花钱买衣服。抑郁发作时,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持续的悲伤、焦虑和空虚;精力下降,感到疲劳,行为缓慢;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怎么也睡不够……这种抑郁—躁狂—抑郁反复发作的情况已经超过4次,医生的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而且是其中比较严重的快速循环型。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临床上既往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科疾病。表现为躁狂、抑郁症状循环存在,潮起潮落式的反复发作。
由于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不能单独借助于实验室检测,主要依赖于对病人的观察,因此早期识别尤为重要。如果发现周围人有严重的情绪反复无常表现,可从以下4个方面初步判断他是否有双相障碍的可能。
1、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抑郁发作时,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提不起兴趣,全身乏力,消极自卑,脑子反应迟钝等;躁狂发作时,反应敏捷,言语增多,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良好,爱管闲事,行为鲁莽冲动等。
2、抑郁表现持续时间两周以上,躁狂表现持续一周以上,并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躁狂的表现。
3、职业、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病人感到痛苦或给别人造成麻烦。比如,难以维持学业,无法继续工作等。
4、需要排除某些躯体疾病及药物、毒品等引发的情绪反常。通讯员 周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