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 发布时间:2017-05-11
  • 作者:xinli

  由于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加之精神卫生知识严重缺乏,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精神障碍患者,却很少到正规专科医院治疗,不仅延误了病情,有的还被巫医神汉骗得倾家荡产。姜院长认识到,只有加强精神卫生科普宣传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他避开人们忌讳的“精神”一词,从大家较为接受的“心理”一词入手,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姜院长将医院原来“大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院牌子换成“大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将另外两个院区挂“大庆市心理医院”、“大庆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牌子,目前整个医院见不到“精神”二字,淡化了患者就医病耻感。相继成立了大庆市医学会心理专业分会、大庆市心理卫生协会、大庆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援助中心、大庆市妇女心理援助中心、大庆市心理关爱志愿者协会、大庆市心理援助热线等多个组织,让不同层面的人群享受全面的“精神卫生”服务。
  姜院长抓住重点媒体做科普。在本地主流媒体大庆电视台、大庆广播电台、大庆日报、大庆晚报黄金时段、重点栏目刊文,大版面、长时间、连续性进行科普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做科普,建立儿童心理专家QQ群、微信群,与大庆日报“心吧”微信平台资源共享,建立微信心理专家团队,定期与民众进行心理问题在线交流和释惑。医院官网开辟科普专栏,适时传播心理科普知识,并与百度合作,推广医院网站。他将《大庆精神卫生报》改名为《大庆心理卫生报》,以讲故事形式介绍精神障碍的症状、病因及治疗等,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目前该报已免费发行94期60多万份。
  姜院长抓住重点人群作科普。先后邀请张亚林、杨甫德、杨凤池、郑毅、杜亚松等近2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在大庆或作公益心理健康讲座,或做客主流媒体。医院的心理健康讲师团经常受邀到各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心理健康讲座,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进行各种心理健康讲座超过一百场次,直接受众超过7万人次。
  姜院长抓住重点时段做科普。他把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设为“医患同乐节”,交流互动,富教于乐。已连续开展六年。每年的5-7月,开展中高考心理服务月系列活动,已连续5年。届时组织心理专家作专题讲座,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及线上交流等普及应对考前焦虑、紧张、失眠的方法。在心理保健调适中心开设中高考心理服务窗口,帮助出现心理应激障碍的考生度过关键时期。编纂《大庆心理卫生报—中高考专刊》,由教育局免费发放,指导考生和家长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和心理减压。在《精神卫生法》颁布一周年时,促成了大庆市政府举办“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公民幸福指数”公益活动, 主管卫生副市长任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政府办、接待办、广电局、卫生局、科技局、三医院等为成员单位,开展了四场大型科普活动。向大庆市卫生计生系统管理干部、大庆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县区相关部门领导及市民广泛深入传播心理健康观念。
  作为一名教授、主任医师,姜院长带头做客大庆市的“焦点访谈”栏目“市民议事厅”做心理健康服务介绍,现场市民的热线电话响个不停,创下了这档节目开播以来最好收视纪录。姜院长是大庆水木清华女子学堂唯一邀请的本市专家;他主讲的“干部心理调适”课程几乎成为大庆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班常规课程,大庆市人大、市政协、各委办局、中省直大企业、学校、公检法及卫生计生系统也多次邀请他进行心理保健讲座,深入浅出的科普故事及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讲座场场爆满。
  随着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市(省)内外患者纷纷慕名来大庆市三医院看病,仅五年时间,医院门诊诊疗患者数增长3.04倍;收治住院患者数增长3.17倍;日最高在院患者数增长3.05倍。《健康报》、《法律与生活》、《中国医院管理》杂志报道了大庆市三医院发展纪实;青岛国际医学高峰论坛,上海精神卫生高级论坛,桂林等全国专科医院管理会议先后传出了大庆市三医院声音,近几年,国内先后有50多家医院来院参观考察。
  “身体健康,人生之本;心理健康,幸福之源”,姜院长常用这句话激励他的团队,他们不仅以精湛的医术投身临床治疗,更把人文化关怀延伸到科普前沿,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心理健康!
  本报记者 姜欣  摘编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