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度沉默患者的故事
  • 发布时间:2017-05-11
  • 作者:xinli
      2015年4月的一天,四病区收治了一位“沉默的”患者,今年25岁。从2006年年初,也就是患者16岁时出现了精神异常。她不作不闹,不发脾气,只是越来越安静,越来越沉默。严重的时候她不和任何人说话,家里人认为是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心事,过几天就好了。但事与愿违,父亲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说孩子成绩下降,性格孤僻,好独处,上课时自言自语,有时还会无故发笑,建议家长带她看病。2006年4月父亲带着她多处求医,最终来到了大庆市第三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当时门诊医生就建议患者入院接受治疗。
      这个诊断对于一个父亲的打击还是很大的。他不愿承认自己从小带大的乖女儿会得这种病,在他看来哪怕是得了癌症他都能接受,怎么会得“精神病”呢?那次女儿住院一个月,病情稍有好转他就把女儿接回家了。他认为在自己的悉心照料下,能够感化她,让她恢复常人生活。       
      这些年他也“遵照”医嘱给女儿服药,只是把药量减得所剩无几。这样吃药可以让他作为一个父亲感到心安,但并没有起到治疗作用。就这样女儿的病情一直被拖延长达九年!
      这位患者刚来住院时,整夜不睡,话少孤僻,自言自语,有时会突然发脾气,喉咙发出咕噜的声音,但从不说话。她父亲说在家时还发生过徒手砸玻璃的事件。她不适应医院生活,生活自理能力极差,需要护士督促,来了月经不知道料理,床铺常会一片狼藉,甚至连吃饭都是喂食。那时她是我们科室极为“头疼”的患者。治疗办法换了很多,还做了多次MECT治疗,每天追着她聊天、沟通、引导,但收效甚微。她只能用单字来回答简单问题,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她就会紧蹙双眉,一脸不解。
      住院一个月后患者父亲来院探望她,探视室里父亲紧握着她的手嘘寒问暖,而他的女儿低着头,抠着手指,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叫了一声“爸爸”。多么平常的字眼啊,就这么让这位年过半百的父亲热泪盈眶,激动得久久不能言语。事后她的父亲说:“这句‘爸爸’让我等了十年啊!”。是啊,这句“爸爸”让一个父亲从满头黑发等到了双鬓泛白……
      现在这位患者已经出院了,她一共住了三个月,不瞒大家说,这位患者的病情恢复并不理想。她仍旧那样沉默,她的生活起居仍旧需要督促,只是睡眠改善了,对于一个个生活指导她能够正确去做了。亲情对于她还是很遥远,她的病已经衰退得很严重了,而她,只有25岁!
      她的父亲说,他以为可以不用住院的,他以为药物副作用会伤害孩子的,他以为只要他抱有希望努力去关爱,孩子就会回报给他希望的!但没想到孩子越来越懒散和沉默。
      我告诉他如果早发现早治疗,足量足疗程吃药,孩子也许能彻底康复,但如今......
      他的眼睛泛红了,双手抱着头,嘴里重复着“难道我做错了吗?”
      医师   徐洋洋   电话:5092646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