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我们精神科医生吗?
  • 发布时间:2017-05-11
  • 作者:xinli

  1995年,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考上了医学院,而且学的还是精神科专业,大学五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如今已经参加工作15年了。15年的风风雨雨,有喜悦也有苦衷。在常人看来精神病医院被认为是“疯子”的聚集地,整天和精神病人打交道,危险高,被鄙视,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等等。然而,多年的工作实践,我却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既神秘而又神圣的职业。十几年来,我觉得精神科医生是最了不起的!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下面就让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你讲讲精神科医生的点点滴滴......
  精神疾病目前病因不明,它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一个人的成长经历越漫长,那么千变万化的影响因素就越复杂,精神疾病的复杂就不难理解了,所以说精神科领域,医生承载着艰巨而复杂的研究任务。精神疾病一直是世界上难以攻克的顽疾,所以,精神科医生必须不断地学习,跟踪本学科发展,掌握前沿知识,并运用于临床,提高本领,为更好地攻克难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精神科医生在整个行医过程中,和临床科室其他医生略有不同,除了要了解患者必要的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更重要的是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精神活动特点,以及与这些特点关系更加密切的其他内容,包括遗传学、成长经历、自身性格、社会背景等等,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从整体上来研究总结,得出恰当的诊断,再围绕着这些症状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药物治疗,还要考虑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会给治疗带来什么样消极或者积极作用。另外,现在的治疗转归是希望患者回归社会,因而更需要精神科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从经验上,专业上以及患者的经历、家庭、生活习惯等等多方面考虑,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合理的康复建议,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进行长期随访指导,可以说精神科医生可以关心到患者的一生,更能体现出人文的关怀,这也许是和其他临床医生的差别所在。
  精神科医生是最具人道主义的。大家想一想,当精神疾病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危害社会,危害家庭,甚至有毁物、自伤和伤人行为,连家人都管不了,这时却想到了把他送到精神病医院。送到医院以后,靠谁来管理?怎么管?是否考虑到精神科医生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我们都知道,精神病人大多数没有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家人管教不了,有时候还受人歧视,拒绝家人建议,不主动求治,有些患者还可能将家人的关心当作要迫害自己的行为,比如你把他送到医院,他却认为你是要害死他,给他吃药是要毒死他,几个人一起和他商量治疗的事情,他却认为是合伙来整他等等。往往还有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或亲属,因为这种“病耻感”,不敢在公共场合出现,或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等。这时候最能理解他们的是精神科医生,只有精神科医生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充分理解家属的尴尬和艰难,并且愿意真诚的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会把患者和家属最需要的尊重、沟通、理解等,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他们,从这一点上,你是不是可以理解精神科医生的高尚人文情怀? 
  精神科医生往往有着敏锐独特的观察力。比如说患者时常盯着某一个方向,常人不以为然,其实他是认为那里有摄像头或监视器;还有因为幻听和妄想的影响,患者经常出现自笑现象;还有用棉花塞耳,称总能听到有人说他坏话;吃饭时左右瞭望,看别人吃了他才吃,那是担心下药害他,等等。对这些临床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能为正确的诊断提供足够充分的信息。能够发现这些现象,你是不是认为精神科医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当然,观察到这些现象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科医生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正确的思考、分析和判断,不仅要对患者的异常行为观察细微,而且还要将其与正常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与病前性格特征联系起来分析,与既往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对比起来分析等等,并进行不断地总结,举一反三,发现更多的精神异常现象以及相应的病理心理活动,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精神科医生也具有按部就班、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奉献精神。精神科医生对待患者的方式可能你还不知道,比家属做得都人文化,眼中只有患者,一举一动都要照顾患者微妙的心理变化,遇到躁狂或者兴奋症状的患者,被抓伤也是常有的事儿,调查显示,从事精神科工作五年以上的医生,受到患者的攻击率是百分之百的,在这样高危的科室,没有安稳的精神科医生,所以说精神科医生心理承受能力有多么强大!医院中常流传的一句话是“谁没受过累,就不是精神科的老前辈”,从“住院医生”到“主治医生”,再到“副主任医生”,最后成为专家级别的“主任医生”,就算顺利,也要至少十几年的时间啊,十几年的精神科医生生涯,可以说尝尽了精神科医生的人生百味,如果你认为精神疾病患者们是社会的边缘群体,那么精神科医生,这些经常被精神疾病患者“攻击”的医生,又是何等的弱势?他们枯燥而带有风险的职业生涯有几人能理解?
  精神科医生还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要有扎实的文字表达和心理沟通技巧,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患者的病情、症状、治疗和相关的精神卫生知识恰当的讲给患者及家属听,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和信任,形成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还要把观察到的、精神检查到的内容都能详细的记在病程记录中,真实的反应出患者的病情演变过程、发生发展、治疗效果等等。有时,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也确实是最让精神科医生们感到“头疼”的事情,因为常遇到家属的种种不理解、不接纳,尽管如此,精神科医生仍会不厌其烦的讲解,这是“必备课”。每周四的探视时间,面对探视病人的家属们,精神科医生会十分耐心的反复讲解,讲解一些和患者疾病变化相关的知识,让家属改变对待患者的方式。精神科医生始终认为,消除患者和家属的苦衷就是他们的初衷!所以更需要家属的充分配合和积极支持。
  虽然从医道路充满了坎坷,但精神科医生始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坚守自己的专业和事业,这也许就是精神科医生的特质吧!
  副主任医师  谭余龙
  联系电话:5095271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