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根,男,66岁。该患者由杜蒙县某村村支书协助送往大庆市三医院,无法提供既往病史。患者曾在齐齐哈尔市某大医院住院,一月份该院发现患者自残,将自己的双手腕及双脚踝割伤,并通知村里,村支书将患者由医院接回村养老院。在此期间患者表现为失眠、自语,具体内容听不清楚,有时自笑,经常外跑,拒绝吃饭,并将已愈合的右手腕伤口撕裂,为治疗由村支书送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精神分裂症”收入院。
入院时该病人心律不齐,心音弱,消瘦,手足发凉,手背及足背静脉不充盈,右腕及右踝包扎,无法查探伤口情况,左腕长约4cm的瘢痕,下腹部膨隆,叩诊呈浊音,意识清晰,接触被动,答话简单。该病人的特殊性在于他是一个有自杀倾向的营养不良且伴有尿潴留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此时正值春节放假期间,病区只有值班人员,对于这样一个伴有多种躯体症状的精神病患者,他的到来无疑对我们医护人员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用“危在旦夕”形容患者一点不为过,他消瘦的脸庞没有一丝血色,有的只是苍白无力的面容和带有一丝期待的眼神。从病人进入病房起,医护人员便开始了漫长治疗征程的第一步。由于诊断尿潴留和营养不良,立即为病人导尿,同时为病人进行补液和消炎治疗。病人没有自知力,对于打针输液还有点反感,稍不注意就需要重新穿刺,没有办法,重号班护士就坐在他床旁,看着他点完药物,并随时观察病人下腹部是否再膨隆、观察着病人的生命体征。吃饭的时候护士一勺一勺地喂他,之前他长时间很少吃饭,由于营养不良,每次都少食多餐流质、半流质食物。大便时2名护士一起陪同,一个人搀扶,一个人拿着点滴袋,还要协助患者排便。
这种情况维持了一周左右。当然,付出终会有回报,病人也逐渐好转,看着这个我们日夜细心照料的“根叔”恢复得很好,我们医护人员的心里真的有种从死神手中把他争夺回来的感觉!
我不知道根叔有没有儿女,我也不知道根叔为什么对生活失去希望而去自残,我更不知道他的明天是什么样的。我只知道,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是让老人在有生之年,还能感受到人间还有真爱、真情,这就够了! 本报通讯员 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