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的杀伤力——谈谈神经性厌食
  • 发布时间:2017-05-11
  • 作者:xinli

      她是一名中学生,学习优秀,长相出众,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突然有一天,她的一位好朋友的一句话,改变了她的一切。同学说:“你可真漂亮,学习也好,要是再瘦一点,那该多好啊!”同学无心的一句话,却被她放在了心上,从那以后,她每天吃饭都很注意,严格按照减肥食谱进食,每次进食后30分钟,她都要做两个小时的高负荷运动。
      慢慢地她就吃得很少,只要吃东西就不停的运动,一直运动到她觉得已经消化为止。最后她变成了严重的厌食,每餐吃很少的东西,体重只剩下了70几斤。失眠、恐惧、担心、怀疑占据了她的课余生活,不敢上学,怕同学说她胖。家里人很着急,看了很多医院,医生只能为她进行补液,服用一些药物来减少她的消耗,可是厌食迟迟得不到控制。在家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朋友建议她们到大庆市三医院看看。
      起初家人很难接受女儿要到三医院治疗的事实。可是一想,孩子现在的状况,如果再不治疗,就有可能连性命都没有了。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们领着孩子来到了三医院。医生诊断她得了“神经性厌食症”。
      经过两个月的药物治疗,她的睡眠得到了明显改善,体重上涨了15斤,每餐都能少量进食。在医生和护士的疾病知识宣教与心理疏导中,她终于能面对自己的现状,也终于明白,减肥已经威胁到了她的生命,而且现在这种病态的美,也不是真正的美。出院前,医生又对她进行了详细的出院指导,告诉她,回家坚持自我放松与药物治疗,这回她终于从误区中走了出来。
      神经性厌食(AN)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属于“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以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和发胖为特点的对体重和体型的极度关注,盲目追求苗条,体重显著减轻,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如女性出现闭经。严重患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从而危及生命,5%~15%的患者最后死于心脏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继发感染、自杀等。
      神经性厌食的发病年龄及性别特征国内外相仿。主要见于13~2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其发病的两个高峰为13~14岁和17~18或20岁,30岁后发病者少见,围绝经期女性偶可罹及。这种病人中男性仅有5%~10%,男女比例为1∶10。在欧美,女性的终生患病率为0.5%~3.7%;年发病率为3.70‰~4.06‰。神经性厌食在高社会阶层中比低社会阶层中更普遍,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
      神经性厌食患者并非真正厌食,而是为了达到所谓的“苗条”而忍饥挨饿,其食欲一直存在。患者为控制体重、保持苗条的体形而开始节食或减肥。常见的方法有限制进食,为限制每日热量,通常吃得很少,还有进食后抠吐或呕吐,进行过度体育锻炼,滥用泻药、减肥药等。
      神经性厌食患者存在对自身体像的认知歪曲,过度关注自己的体型和体重,尽管与多数人一样,甚至非常消瘦,仍坚持认为自己非常肥胖。患者对自身胃肠刺激、躯体感受的认知也表现出异常,否认饥饿,否认疲劳感;对自身的情绪状态如愤怒和压抑亦缺乏正确的认识。
      否认病情是该症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患者拒绝求医和治疗,常常由家属发现其消瘦、进食甚少、腹部不适、长期便秘、闭经等问题而带其到医院就诊。
      此外,神经性厌食可伴有抑郁心境、情绪不稳定、社交退缩、易激惹、失眠、性兴趣减退或缺乏、强迫症状。还可表现为过分关注在公共场合进食,常有无能感,过度限制自己主动的情感表达。10%~20%的患者承认有窃食行为;30%~50%的患者有发作性贪食。       本报通讯员   栾 奕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黑公网安备23060002000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