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去何从?(职业规划问题)
2.融入团队?(接纳合作问题)
3.恋爱婚姻?(情感处理问题)
4.心理困惑?(审视现实问题)
5.精神医学?(职业事业问题)
上期谈了第二个问题:“融入团队”,一个必须接受的问题。其实,若真能融入团队,一定是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智商、情商,具备一定沟通能力的人。当工作事业顺利前行的时候,抑或困难险阻层出不穷的时刻,摆在大学生面前的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恋爱婚姻问题。当今这个问题似乎愈来愈突出,奈何?为何?
(一)你恋爱了吗?
有人说:大学时代,如果没有谈过恋爱、品尝过爱情的滋味,就等于没上大学。寝室里上铺的兄弟恋爱了,下铺的兄弟有些着急;班级里有的同学恋爱了,其他的一些同学有些着急……有人直言表达,有人委婉曲折,有人苦恼万分。
就在这个暑假,我接诊了一位前来求助的女生。她说认识他是在今年春天开学的时候,他很有才华,会书法、能写诗,为人热情、谦虚,长得也很帅气,让人着迷。可是,当她对他有所表示时,他却假装不知道、顾左右而言它。他对她说,他非常珍惜大学时光,想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她现在很苦恼,不知道他对她的感情是友情还是爱情,她很担心他会从她身边跑掉。她茶不思、饭不想,上课也集中不了精神,晚上也睡不好觉,眼前总是出现他的身影,脑海里总是思考着她和他将来会怎样,好不容易才挨到放假,这样下去她怕自己会崩溃掉。
这算恋爱吗?算恋爱了,不过是一厢情愿式的恋爱。我将大学生恋爱分为三种类型:
一类是搭伙互助式。此类属于朋友式恋爱,实则各取所需;
二类是撑面子找自信式。身边的同学或好朋友都在恋爱,再不谈就显得咱没本事,此类属于好感式恋爱,就像小孩子过家家,游戏完了各走各的,比较盲目;
三类是坠入爱河式。此类属于真正的恋爱,两人卿卿我我、花前树下、形影不离,如夫妻一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嫌学校寝室不方便,干脆搬到校外“过日子”,这种情况最可怕,一旦感情燃尽,毕业后面对真正的婚姻时,再难迸发出激情或体会不到爱情的幸福与甜蜜,因为“爱情激素”多巴胺持续的时间是有限的呀!
(二)你失恋了吗?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花季,爱情则是娇艳的花朵,花儿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才不至于过早凋谢、枯萎,爱情也需要倍加呵护才不至于中途夭折。因此,同学们需要妥善对待大学时代的恋爱问题,更要正确对待失恋。
在国庆前,我接待了一位慈祥又无奈的父亲。他说他女儿今年刚上大二,男朋友就和她分手了,他们不在一所大学。可女儿每天都给男友打电话、发微信,约他见面,约完地点她就去等,有时等一夜,男友不见面她就到他学校找,到班级、去宿舍、食堂,有时像疯了一般,夜里不眠,影响学业。同学笑她花痴,称她为傻子。辅导员把她的父母叫到学校,商议此事,父母认为女儿不是病了,只是做得有些过分,决定和女儿的男朋友面谈一次,看看结果如何,因为父母爱女心切啊!
面谈后才知他俩分手的原因。男孩说,有一次在女孩的大学里散步,他没拉女孩的手,女孩觉得没面子,就跟男孩作闹了一天,往后每次生气都耿耿于怀,男孩受不了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无奈,就毅然决然地提出了分手,跟女孩的父母说“晚离不如早散,衷心祝福她婚姻幸福”。父母听了这些分手的“理由”,顿觉无言以对,回去劝导女儿吧。女儿听了,自觉受到屈辱,在一个黄昏,她将刀片插进了自己的手腕儿,并留下纸条给男孩——“要不回到我身边我就死给你看!……”父母无奈地为女儿办理了休学。谈到最后,这位父亲满怀期待地问我:“侯主任,你说我该怎么办?”。“还是到大庆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看看吧”,我很同情地对他说。“心理——保健——调适——,对症,对症,正符合我女儿的问题……”,这位父亲的心里仿佛顿时洒满了阳光,双眸中闪烁着新的希望。望着这位父亲疾行的背影,我心中无限感慨。
薄迦丘说:“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
其实,恋爱是幸福的,失恋也是幸福的,因为失恋的人可以有机会重新选择最适合她(他)的那一部分——所以我奉劝那些失恋的人:你就偷着乐吧!还有更好的人等着你呢!
精神科主任医师、哈医大(大庆)精神卫生学院副教授、齐齐哈尔医学院教授 侯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