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得了精神分裂症
她是一名教师。儿子在14岁时得了“精神分裂症”,乍一听到这个诊断,她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儿子是学校的优等生,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他平时听话、懂事、善解人意,很多人都很羡慕她。突然有一天,她发现儿子经常自言、自语、自笑,不愿与别人接触,睡眠时间减少,学习成绩下降。当她问起原因时,儿子说同学晚上经常在他床边议论他,而且都知道了他的学习方法,所以他学习成绩下降。听到这些话,受过高等教育的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与爱人一起领着孩子去北京看病,住院两个月后,孩子睡眠改善,幻听消失,可以与人正常接触,并且主动要求回学校上课。
症状好转 擅自停药
她当时很高兴,领着孩子去大连旅游了一番,并在新学期开始后,将孩子带回学校上课。尽管出院时,医生反复强调不能擅自停药,但是当她看见儿子已经恢复正常,与以前没有什么两样时,就自作主张为孩子减少了药量,一个月后,她把药彻底地停掉了。刚开始第一周,孩子很好,她终于放下了心。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孩子又逐渐出现了以前的症状。她开始自责、害怕,又领孩子去了上海。上海的专家通过治疗,两个月后终于控制了儿子的病情,出院的时候,还是告诉她一定要坚持服药,并定期复诊。她嘴上答应着,但怕长期吃药影响孩子的大脑,回来后经常时不时“忘记”给孩子吃药,半年后,疾病再一次无情地复发了。
多次踏上求医路
她又带领孩子去了北京,北京的专家对他的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决定定期为其注射长效的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病情。
孩子一天天在长大,身高由原来的160 cm变成现在的182cm,体重由原来的45公斤,增加到现在的110公斤,这时他的攻击行为日益严重,稍不如意就骂人、打人,在家看护起来很困难,请来的保姆,已经打走了十几位。
由于工作忙,孩子又不听话,这时她已不能再带儿子到北京、上海看病了。她非常难过,如果当初听了医生的话,按时按量服药,儿子的病也不至于复发,更不至于休学。正是因为她当时固执己见,才造成今天不可挽回的一切!当她觉得走投无路时,朋友建议她到大庆市第三医院治疗,开始她有些疑虑,后来孩子越来越闹,她不得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儿子送入了本市这所医院。
怎样挽回一念之差
根据家属的描述,大庆市第三医院的门诊医生说出了一个很残酷的事实,这名本应该处在花季的少年,因为疾病频繁的复发,已经出现了衰退迹象,很多精神症状有可能会残留,并且将面临着终身服药的可能,医生建议将病人收入医院进行系统诊断与治疗。听到这些,她流泪了,悔不当初,那时如果不给孩子停药,也许就不会到现在这个地步。如果时间能倒流,她绝对不会擅自决定去停药。
孩子又一次住进了医院。通过三个月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病人的冲动行为消失了,偶尔对母亲会流露出关心,能帮助家人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活,睡眠改善了,自言自语减少了。
母亲决定为孩子办理出院手续,回家继续巩固治疗,她一再保证回家后绝对按医嘱服药并定期进行复诊。母亲感慨地说:这些年多次上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看病,钱没少花、罪没少遭,早知道三医院治疗水平这么高,何必跑那么远治病呢!
本报通讯员 栾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