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的话语 道不完感谢的情
说不尽心中对“686项目”的感谢之意、道不完对“三医院“的感谢之情。
我们夫妻是双胞胎患者司XX的父母,再过几天,我被“686”项目免费救治的大儿子就要出院了,我们思绪万千、也难成眠。孩子近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使我们感到从没有过的温暖,每次来探视患者的所见所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难以忘怀的记忆。
人生谁也无法预测自己能遇到什么事,我们怎么也没想到,让我们一度骄傲的双胞胎儿子都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还记得那一天我们老两口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大庆市三医院看病,门诊的杨主任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并了解到我家庭的经济状况后就介绍我们到“686”项目组,希望我们得到项目救助。来到项目组,周专家接待了我们,他沉稳、和蔼、细心地询问病情,认真听我和老伴的讲述,还一直在安慰我们:别急,好好给孩子吃药,这病能治好的。周专家这一番话,如春风化雨吹散了我和老伴脸上的愁云,他为两个孩子检查了病情,把他们哥俩都纳入了免费药物治疗组。让我和老伴回街道办理手续,给孩子吃上了免费药品,一年多了两个孩子都维持的很好。
可是今年秋天老大因为在外打工生了点气犯病了,“686”项目组又接他来医院应急免费治疗,我大儿子住进了六病区,以前说起三医院总是有一种神秘莫测、谈虎变色的感觉,而如今孩子住进了医院,才有了真切的体会,这里坏境好,五层的住院大楼好气派呢,孩子住的病区医生护士从早到晚,不消停的忙,查房、诊病、投药都是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护士们更是令人钦佩,24小时他们无时无刻不坚守在岗位上,细心的观察,周到的护理,把患者的需要时刻记在心里。记得我大儿子住院的第8天,他想起家里的一个随身听,想要我探视的时候带过去,护士宋XX当时值夜班,等她下班的时候是半夜1点,爱人来接她回家住了。本来早上可以睡懒觉的,但是想到这个信息还没转告我,当天探视就带不去随身听了,她不顾夜班的疲乏早上5点就起来给我打电话。多好的护士啊!负责孩子住院费的“686”项目组的专家和主管院长也定期到孩子住的病房查房,了解孩子的治疗和康复情况。
如今孩子要出院了,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家经济条件差,也没有什么送给“686”项目组和六病区的工作人员,我就做了这面锦旗,用我们全家的心声书写了:“济贫送药冰雪之暖、以爱解困医患之情”,以表达我们对三医院、对“686”项目组大庆示范区的工作人员、以及党和国家对精神病人的关心关爱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本报通讯员 段百芝
精神卫生办公室(“686”项目组) 电话: 509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