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预防精神心理疾病?
俗话说:“菜花黄,癫子忙”,春季是一年中气温、气压、温度、天气变化最大的季节,每到春暖花开,精神心理疾病都面临多发趋势,有人会情绪不稳,爱发脾气,敏感多疑;有的原本病情稳定的患者在春季有病情加重倾向,出现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易醒、睡眠时间短等。也有的患者已经消失的精神症状再次复发,出现幻听或冲动攻击行为。
那么,春季如何预防诱发精神心理疾病呢?
首先,要注意适度作息。春天天气转暖,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容易引起人体内分泌活动变化,出现如紧张、压抑、头痛、烦躁、失眠、疲倦、情绪波动等各种不适症状。因此春季应注意适度休息,把握好工作时间和进度,减轻心理压力,避免发生各种精神心理问题。
第二,保持良好心态。困扰现代人的欲望太多,遇到心理冲突,要及时向家人、朋友倾诉。要学会自我调节,听听音乐,散散步,洗个热水澡,尽量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保持稳定的心理和平衡的情绪。
第三,培养乐趣爱好。心境和环境紧密相关,春季可以参加一些郊游或户外活动,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是一种极好的放松方式。也可以在办公室或家里养一些花草,一些对身心有益的文体活动,如书法、跳舞等也可以改善不良心境。
第四,对曾经住过院的精神障碍患者要按医生的要求定时服药。精神病人要有专人看管、照顾,防止病人因症状支配私下藏药。要监护精神病人严格遵守医嘱,坚持服药,切不可擅自停药,导致疾病复发。
第五,对原有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一旦发现其原有症状再次出现,如:情绪不稳、失眠、易与别人发生争执、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及自语自笑、出现幻觉、妄想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 本报记者 姜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