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今年70来岁,近一个月常在家里喊头晕,总感觉要昏倒,且胸腹部有股气在体内游走,使她非常难受。消化系统也不好,胃胀,反复打嗝,不想吃饭,大便次数多,睡眠也不好。孩子们很孝顺,经常带妈妈去大庆、哈尔滨等大医院,从头到脚全身检查也都做过,但医生都告诉她身体没毛病,叫她别多想,加强运动。老人非常生气:我明明这么难受,还说我没毛病!这些医生技术不咋地!
这样反复折腾了许多次,老人心理非常气恼。后来,一位老大夫对她儿子说:“从各种检查结果来看,你妈妈身体确实没病,要不你带她去三医院,看看她精神有没有问题”。这下李老太急眼了,指着这个医生骂道:“越老越坏,你才有精神病呢!”。
在家挺了一阵子,架不住难受,最后经不住儿女再三劝说,李老太想:反正这病是没治了,就跟孩子们到三医院看看吧。在第三医院老年心理调适单元,医生仔细检查后告诉她:你的毛病确实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得了一种叫“躯体化障碍”的疾病。李老太半信半疑:看了这么久,终于有人说出她得什么病了,那就听医生的话在这住院看看吧。没想到一个月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调治,李老太好转出院了。
医学上关于躯体化障碍有明确的定义,它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诉,而没有相应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及背痛等。
造成躯体化障碍的原因很复杂,一般认为与心理因素有关,常由抑郁、焦虑、睡眠不好等症状;家庭不和等人际矛盾;更年期症状;遗传;个性基础;产后随着激素水平的改变,身体、心理调适不当引起。
对躯体化障碍的治疗一般从五个方面着手,心理疏导;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改善睡眠;物理治疗;适当体育锻炼。该病病程长,病人体质都不太好,不过经过心理保健调适后,多数人都能好转。副教授 杨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