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见白大褂 处处尽显家关怀
没有医院牌子,没有红十字标志,不见“白大褂”,也没有病人的称呼,来就诊的人有了一个新称谓:“服务对象”。
昨日,我市又一重大民生项目——大庆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在试运行了5个多月后正式投用。这是目前国内首家以社会整体人群为服务对象,以全过程心理服务为内容的心理服务卫生机构,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确定为研究基地。这也标志着我市推进卫生惠民、病有良医的务实之举,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新境界。
大庆市长夏立华,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国才,省卫生厅副厅长魏新刚,副市长栾莹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负责人共同为中心投用揭牌,并视察了这座中心的功能和设施运行情况。
与传统印象中的医院不同,由政府投资建设,面积15200平方米的大庆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不论从整体外观还是内部设置,更像是一座“家庭宾馆”,每个人都笑语盈盈,处处体现的是“家”的温馨。按照全新理念,这里没有医院牌子,没有红十字标志,没有“白大褂”,没有病人的称呼,来就诊的人被统称为“服务对象”,门诊统称“心理室”,住院区域则统称为“调理单元”,连餐厅和超市都叫“幸福餐厅”和“快乐超市”,这种尽量使用“去病化”标志的做法,极其有效的弱化了“精神”、“治疗”等与疾病相关联的词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服务对象”的心理包袱。
据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分为心理访谈区、心理休养区、物理治疗区、辅助诊断区、休闲健身区、高端服务区等功能区,内设情绪调理、睡眠调理、心理保健咨询、儿童少年、中医心理、专家等6个心理服务室,服务内容从孕妇孕育心理胎教、婴幼儿心理教育指导,到儿童、少年、成人、老人心理调适,服务人群则从健康人群心理保健、亚健康人群心理调理,到心理障碍人群心理治疗,直至心身疾病诊治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中心还开通了与国家卫生公益电话一致的“12320心理援助热线”,可及时、快速帮助求助人调适心理危机。而且,中国最大精神医学专科医院之一的北京回龙观医院,作为合作医院还将为该中心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记者 贾超时 杨曙光
摘自《大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