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着力加强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医院经济收入
总的要求是:遵守政策,调整结构,优化比例,提升纯度,降低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一是规范管理收费。完善门诊医生辅助检查管理办法,建立门诊电子信息叫号系统,定期召开医疗质量效益分析会,及时管控诊疗行为。经管、医保等科室,强化跟踪服务、主动服务意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门诊和住院医生医疗收入结构的管理,降低药占比,增加纯收入。对药占比有异常动向的医生,要组织专家进行合理用药评估,对问题严重者暂停处方权,甚至调离医生岗位。
二是培育新项目成长。充分发挥内科、妇科、口腔科、中医科等综合门诊的能动性,医院将给政策,定机制,以成本效益管理,激励他们为医院发展做贡献。医技检查、物理治疗等科室要加强对新设备的学习使用,将诊疗方法和手段积极向临床推荐,医院将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诊疗设备的使用率。有关部门要及时完成新增诊疗项目的价格审批,并纳入医保核销目录。
三是广泛开发体检市场。做足心理体检特色文章,采取灵活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开发体检市场。增加体检项目,规范体检流程,提高检测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心理体检特色品牌,实现体检收入大幅增长。
四是深入开发社会资源。做好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慢病鉴定、残疾鉴定工作的统筹管理,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发五区四县公安、司法等部门,扩大辐射范围,增加鉴定数量。充分发挥心理卫生学会、协会,心理志愿者协会,妇女和儿童心理援助中心的作用,加强与民政、残联、社会救助站的联系沟通,以落实市委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确立实施项目为切入点,以服务百姓改善民生为结合点,由被动开发,变为社会需要,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让社会资源为医院发展助力。
五是加强成本管理。制定水电、燃煤、油耗等节支办法,加强日常监管,实行成本核算。物资采购集中招标,物品配备合理调剂。加强车辆运行管理,杜绝跑私车、酒后开车,保证职工通勤和公务等用车。建立食品保障供应标准,引入公平竞争机制,提高餐饮质量。在保安保洁等方面探索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加强补心胶丸生产监管,保证质量,满足供应,维护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