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上跳舞的天使( 1 )
  • 发布时间:2017-05-11
  • 作者:xinli

        
        2012年11月22日,一个奇冷的下午,我应邀参加了一个座谈会。当我走进住院五楼会议室时,顿觉眼前一亮,白衣白帽,整齐地坐着50多名“白衣天使”,从年轻护士到老护士长,从女护士到男护士,我的目光最后定格在主题上——用幻灯打出的“住院支部、工会‘责任与安全’座谈会”几个大字。座谈会由住院支部书记、 工会主席耿玉春主持。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无差错事故的老护士长、老护士,爱岗敬业表现突出的中青年护士围绕着责任与安全,用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谈了她们的安全护理经验、体会、教训及做法,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诠释了护理安全对工作、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性。没有现成的稿子,没有激昂的声调,没有长篇大论,更没有长者说教,老护士把工作中发生的惊险故事一一道来,新护士睁大眼睛注目倾听,一次次亲身经历,一桩桩血的教训——
       心理科护士长崔永芹首先发言。她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2013年即将退休,她说:“安全护理要具备责任能力、责任意识,值班时不能溜号,要经常巡视病房,观察不同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尤其是心理科护士,要多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及时为患者做心理护理。青年人要加速业务成长,这关系着医院的形象和生命。
       于书艳1979年开始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退休后凭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被医院反聘。她说:“对待失去理智的患者,工作上要细心,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她讲述了自己当年不怕脏,不怕累,用篦子给精神病患者刮虱子,抹药、洗藻、端屎端尿的故事。她说,有些精神病人吃喝拉撒不能自理,在病区全靠护士照顾护理。做好精神科护士首先要有奉献精神,可能亲人不愿意为精神病人做的事,护士都要主动去做,而且要做好。
  五病区护士长陈秀芬严格执行交接班安全检查制度。她一再强调一定要保管好塑料袋、鞋带等日常用品,不要落入患者手中,防止患者用这些物品自杀。她主动参与接待病人,查看病历,评估病人风险指数,按风险等级写在黑板上警示当班护士。她说:“对危重病人要防止其心脏骤停,跌倒呃逆;对冲动的患者,不要面对面对抗,以防被失去理智的精神病人打伤。
       四病区护士长唐国梅为大家讲了一个终身难忘的故事。她说:有一次,我夜间巡视病区时发现,一个女患者把被罩撕个洞,把撕成的布条勒在脖子上自杀,我吓出一身冷汗,马上扑过去,夺下了布条。事后我还后怕,如果我不是及时巡视发现这个情况,就会出大的安全事故了。事后这名病情好转的患者对我说:“感谢你救了我一命,当时我就是想死,但在你们这自杀太难了”。几十年来,唐国梅坚持多巡视,多观察。她提醒大家,入院检查一定要仔细,有的女患者入院时把刀片藏在纹胸里,有的在弹力裤中放入薄刀片,想找机会自杀,这些安全隐患如不仔细检查很难发现。
       六病区护士长魏惜晨强调护士要了解岗位职责,查缺补漏,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在值班时不用手机上网娱乐。同时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对患者说话不要声音尖高,不激惹精神病人。重点环节要严看严守,交接班时不让病人找到漏洞,以免产生不安全隐患。
       张广艳是工作多年的护理能手。不仅护理操作技术比赛在大庆市获了奖,做起精神科护理也是精益求精,她说,在患者作辅助检查时,护士要勤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异常时要及时和医生沟通;病史采集发现药物副作用时,用红笔写在胶布上贴在病例本上;需要补液的要查看化验单,血糖高不能用糖水点滴。
 护士长王凤玲从事多年老年病区管理,参加过医院急诊急救工作。她说精神科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生沟通,避免各种医疗事故发生,她说:“ 08年老年病区收治了一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刚入病区他即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打滚,脸色青紫,我马上把这些症状报告给医生,医生让患者儿子立即带老父亲到综合医院就诊,后来患者因药物中毒过深抢救无效死亡。原来患者在家服药自杀,因精神症状支配不愿说出实情,由于我们及时发现,没有延误患者治疗,避免了患者在我院死亡的重大医疗事故发生。她说:开放科护理难度更大,除了防止自杀外,护士的交接班管理也很重要,早中晚买饭、采血、测血压,陪护打饭时要互相告知,避免病人寻机逃跑。


  二病区护士长宋朝辉说:精神科护士要掌握精神科专业知识,坚守岗位,坚持“三查七对”制度,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吃药是防止风险的重要一关,如果患者不及时遵守医嘱服药,症状就很难缓解, 会对安全护理埋下隐患,因此,精神科护理中要严防患者藏药,比如:有的患者假装吃药,把药藏在舌下或上腭,伺机吐掉。这时要用压舌板检查一下患者是否真的把药吃下去了;还有的患者趁护士给别人发药的瞬间,迅速把药放到裤子里,这就要求护士眼尖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另外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药物过敏反应。比如锂盐中毒反应、药物导致的溢乳、发胖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待续)     本报记者 姜欣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