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物理治疗......等等,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对病人的康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就是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对象
下列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适合做康复训练。
1、精神分裂症
2、情感性精神障碍
3、癔症性精神病以及其它持久癔症性精神障碍
4、器质性精神障碍
5、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6、中度、重度、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以及伴有精神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
7、其它精神病性障碍(如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感应性精神病等)
8、确已导致患者精神活动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其它精神障碍(如病情严重的强迫症、恐惧症等)。
9、儿童孤独症。
▲康复训练基本原则 (一)功能训练。主要是指训练患者心理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能力。
(二)全面康复。是指在躯体上、心理上及社会生活上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又称为综合康复。
(三)重返社会。是指让患者成为独立自主和有价值的人,能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和履行社会职责,并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康复训练内容
一、体能训练。通过器材训练、活动训练(例如:打乒乓球、羽毛球、力所能及的劳动),使病人恢复基本体能。
二、生活技能训练。对象: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这样的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着重培训个人卫生、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通过训练在2一3周内可明显改善。但这种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它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三、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逐渐增加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
四、职业技能训练(工作态度及习惯)。
工作行为的康复训练:劳动作业与职业活动方面的技能训练。 (1)简单劳动作业,又称“工疗”。(2)工艺制作活动;
回归社会前职业训练:这是回归社会就业前对口的职业训练活动。
有些家属认为来医院就是养病的,不赞同患者做一些例如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这样的生活技能训练,导致病人日渐衰退。其实精神病患者从事一定的活动是对其回归社会、从事家庭生活的预演,康复期是恢复自主生活的阶段,只有按照医院制定的周密康复训练计划循序渐进,才能让患者向身心健康过度,以尽量减少社会及家庭负担。 四病区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