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记忆深刻的病例
  • 发布时间:2017-05-11
  • 作者:xinli
      这是一个真实的病例。一个月前的某个晚上,我在值夜班。当时急救120送来一位患者,患者的母亲急切地说:“快救救我儿子吧!他总是抽搐,是打针打的,快给我找解药啊......”。当时我发现这位患者出现站立不稳、口角歪斜、四肢肌张力略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我的直观感觉是这个患者可能是在院外服用了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了副反应。检查完病人后我详细了解了病史,其母亲介绍说患者的症状是越来越严重,出现饮水呛咳,吃不下饭等吞咽困难,坐立不安,反复徘徊,吐字不清,无法正常沟通等......患者的母亲说患者在八个小时前肌注了三支东莨菪碱。我当时感觉不可能,可患者母亲拿出了东莨菪碱的空药盒,坚持说肌注的是三支东莨菪碱,我也很疑惑,即使肌注三支东莨菪碱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情况啊,我让她再好好想想,是否记错了用药。可无论怎么解释劝说家属坚持认为是注射此药所致。后来我翻开医嘱本,发现是肌注的2支氟哌啶醇和1支东莨菪碱,确定了是药物导致的副反应后,建议给予肌注东莨菪碱缓解药物反应。
      可是家属不同意,经过反复劝说也无济于事,后通知总值班找到了我们的业务院长,经过一番解释劝说后给予肌注东莨菪碱一支,当时患者家属很冲动,说:“孩子是肌注东莨菪碱出现问题的,怎么还给我儿子用这个药?!”。并试图阻拦医生,扬言:”出了问题我告你们去......”。15分钟后,患者好转,家属这才相信她记错了药,并且很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们......
      那个值班的经历让我想了很多:这明明就是典型的药物反应,但因为家属提供了不翔实的病史,这么简单的病例为什么让我们弄得这么复杂呢?
      通过这样一个病例的处置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教训:
      第一、精神科医生看病一定要仔细认真,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作体格检查,要仔细分析病症,不能为家属所提供的表面现象所误导,要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把误诊率降到最低。
      第二、这个病例告诫我们,医者必须精益求精,谨慎细致,应该根据病人具体病情用药,不能有半点马虎和侥幸!行医路上善待每一位患者,不错过任何细节,我们的临床经验才会在不断积累中增加。
      第三、我还是想提醒患者的亲友,有些精神病人在幻觉、妄想支配下,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家属要尽量从多方面观察,向医生提供丰富详实的病史,便于医生拨开“迷雾”,早日确诊。同时呼吁家属对精神科医生保持最大程度的信任,让我们一起面对共同的敌人——疾病!
      副主任医师 谭余龙 5092603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医院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让杜路192号
电话:0459-8881654   邮编:163712
©大庆市第三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